“鹰爸”暴雪中训练儿子
4岁“裸跑弟”视频爆红网络

谈及教育孩子,前有“狼爸”、“虎妈”,今天又有个“鹰爸”: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幼鹰往谷底坠下时,拼命地拍打翅膀,趁此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
除夕清晨,一名来自南京市、跟随父母到美国旅行的4岁幼童,以他自己的独特裸跑方式在美国纽约-13℃的暴雪中迎接2012农历新年。近日,这段视频被孩子的家人放到网上,4岁“裸跑弟”迅速引来了网民关注爆红网络,短短几天点击率高达26万多。对这种极限教育方式,网民也是议论纷纷,褒贬不一。记者昨天通过爆料人联系到这位名叫何宜德的男孩和其家人,意外获知,这个才4岁的娃娃明天将以旁听生身份进入南京御水湾小学一年级读书。
1 视频爆红
4岁娃-13℃清晨雪地里裸跑
带着哭腔跟爸爸要“抱抱”
记者昨天接到爆料后上网搜索了这段视频,发现土豆、酷6网上都有,还有众多网友转发在微博里。这段视频留言称,在中国北京时间除夕夜的21:30,美国纽约时间早晨8:30,在父亲与之沟通并经过三十分钟的热身慢跑后,这个4岁的小男孩脱掉自己的内外衣裤,仅穿一条嫩黄色的小短裤和运动鞋,全裸快速地跑入美国纽约法拉盛暴雪肆虐的大街,而当天清晨的室外最低气温达-13℃,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只有他在足足有8英寸厚的雪地里进行晨跑。记者点击视频看到,跑步大约持续了5分多钟,开始的时候,小家伙可能是有点冷,一边追着镜头跑,一边带着点哭腔跟爸爸要“抱抱”,不想再跑了,很快孩子的头上都挂满了雪花,可最后还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勇敢地在雪地上裸身做了个俯卧撑才结束,身体上沾满了洁白的雪。
这段视频几天前被孩子的家人挂在土豆、酷6网上后,迅速引来数十万网友“围观”和议论。对于这位勇敢的“裸跑弟”,很多网友的第一反应就是心疼,不少网友对于这种偏向于极端的教育方式也是褒贬不一。网名“下一站天王”的网友说:“裸跑弟弟真可爱,小孩子真的很厉害。”而“大拿图得”则感慨,“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这父母的方式怎么这样啊?”“心中的安逸”也为孩子抱不平:“至于用这个方法么?唉,太偏激了吧。应让他的父母一起脱掉一起跑!”
还有很多网友心疼孩子,担心孩子冻出病来,纷纷留言关注孩子的后续情况,不过也有网友对这种教育方式表示支持,认为“孩子就该从小锻炼,日本孩子冬天都是单衣跑步,人家孩子能行,我们也能行!”
2 “裸跑弟”故事
“裸跑弟”早产曾被判可能痴呆
父母不服开始“鹰爸”式训练
记者昨天通过爆料人联系上了这名史上最牛的“裸跑弟”和他的家人。这个可爱男童乳名多多,本名何宜德,是2008年2月出生,户籍在南京。他的父亲何先生是南京一名企业家。
何先生告诉记者,自己40岁才得到这么个宝贝儿子,可是多多是七个月的早产儿,出生时就伴有多种并发症。医生在出生报告上写着:左脑室出血,脑蛋白密度低下,血管瘤,脑水肿,黄疸,脑容量小。接生的医师很理性地告诫何先生,孩子先天严重不足,未来可能脑瘫痴呆,她们只能尽力。经过两个月的共同努力,娃娃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临出院时,护士长代表院方给我们送来一大束鲜花,她说,这是她们医院有史以来接生最小月份,病情最复杂康复出院的婴儿。她们为我们的执著而感动。”
回家后,曾是教师出身的何先生决定为儿子亲手制定一系列“凶狠”的教育计划,让他健康长大。用他的话说:前有“狼爸”、“虎妈”,自己则要当个“鹰爸”,并且跟记者解释何谓鹰式教育: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当幼鹰开始往谷底坠下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这就是几乎残酷的鹰式教育。教育孩子,不能老用熊式教育,如果父母像熊一样将孩子们搂在怀里,就会压制他们的理想和埋没他们的愿望,破坏了他们的个性,会使他们变得懒散,没有斗志,也没有生活的乐趣。
何先生利用自己当过7年教师的经验和师范院校毕业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十几年经营企业的社会实践,经过研究和思索,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儿子情况的训练计划表,而孩子的母亲为了孩子而专门在家做了全职太太,严格实施这个训练计划,并且“鹰爸”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每两周进行一次调整。

谈及教育孩子,前有“狼爸”、“虎妈”,今天又有个“鹰爸”: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幼鹰往谷底坠下时,拼命地拍打翅膀,趁此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
除夕清晨,一名来自南京市、跟随父母到美国旅行的4岁幼童,以他自己的独特裸跑方式在美国纽约-13℃的暴雪中迎接2012农历新年。近日,这段视频被孩子的家人放到网上,4岁“裸跑弟”迅速引来了网民关注爆红网络,短短几天点击率高达26万多。对这种极限教育方式,网民也是议论纷纷,褒贬不一。记者昨天通过爆料人联系到这位名叫何宜德的男孩和其家人,意外获知,这个才4岁的娃娃明天将以旁听生身份进入南京御水湾小学一年级读书。
1 视频爆红
4岁娃-13℃清晨雪地里裸跑
带着哭腔跟爸爸要“抱抱”
记者昨天接到爆料后上网搜索了这段视频,发现土豆、酷6网上都有,还有众多网友转发在微博里。这段视频留言称,在中国北京时间除夕夜的21:30,美国纽约时间早晨8:30,在父亲与之沟通并经过三十分钟的热身慢跑后,这个4岁的小男孩脱掉自己的内外衣裤,仅穿一条嫩黄色的小短裤和运动鞋,全裸快速地跑入美国纽约法拉盛暴雪肆虐的大街,而当天清晨的室外最低气温达-13℃,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只有他在足足有8英寸厚的雪地里进行晨跑。记者点击视频看到,跑步大约持续了5分多钟,开始的时候,小家伙可能是有点冷,一边追着镜头跑,一边带着点哭腔跟爸爸要“抱抱”,不想再跑了,很快孩子的头上都挂满了雪花,可最后还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勇敢地在雪地上裸身做了个俯卧撑才结束,身体上沾满了洁白的雪。
这段视频几天前被孩子的家人挂在土豆、酷6网上后,迅速引来数十万网友“围观”和议论。对于这位勇敢的“裸跑弟”,很多网友的第一反应就是心疼,不少网友对于这种偏向于极端的教育方式也是褒贬不一。网名“下一站天王”的网友说:“裸跑弟弟真可爱,小孩子真的很厉害。”而“大拿图得”则感慨,“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这父母的方式怎么这样啊?”“心中的安逸”也为孩子抱不平:“至于用这个方法么?唉,太偏激了吧。应让他的父母一起脱掉一起跑!”
还有很多网友心疼孩子,担心孩子冻出病来,纷纷留言关注孩子的后续情况,不过也有网友对这种教育方式表示支持,认为“孩子就该从小锻炼,日本孩子冬天都是单衣跑步,人家孩子能行,我们也能行!”
2 “裸跑弟”故事
“裸跑弟”早产曾被判可能痴呆
父母不服开始“鹰爸”式训练
记者昨天通过爆料人联系上了这名史上最牛的“裸跑弟”和他的家人。这个可爱男童乳名多多,本名何宜德,是2008年2月出生,户籍在南京。他的父亲何先生是南京一名企业家。
何先生告诉记者,自己40岁才得到这么个宝贝儿子,可是多多是七个月的早产儿,出生时就伴有多种并发症。医生在出生报告上写着:左脑室出血,脑蛋白密度低下,血管瘤,脑水肿,黄疸,脑容量小。接生的医师很理性地告诫何先生,孩子先天严重不足,未来可能脑瘫痴呆,她们只能尽力。经过两个月的共同努力,娃娃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临出院时,护士长代表院方给我们送来一大束鲜花,她说,这是她们医院有史以来接生最小月份,病情最复杂康复出院的婴儿。她们为我们的执著而感动。”
回家后,曾是教师出身的何先生决定为儿子亲手制定一系列“凶狠”的教育计划,让他健康长大。用他的话说:前有“狼爸”、“虎妈”,自己则要当个“鹰爸”,并且跟记者解释何谓鹰式教育: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当幼鹰开始往谷底坠下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这就是几乎残酷的鹰式教育。教育孩子,不能老用熊式教育,如果父母像熊一样将孩子们搂在怀里,就会压制他们的理想和埋没他们的愿望,破坏了他们的个性,会使他们变得懒散,没有斗志,也没有生活的乐趣。
何先生利用自己当过7年教师的经验和师范院校毕业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十几年经营企业的社会实践,经过研究和思索,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儿子情况的训练计划表,而孩子的母亲为了孩子而专门在家做了全职太太,严格实施这个训练计划,并且“鹰爸”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每两周进行一次调整。
-专家说法
循序渐进“冻一冻”有好处
怎样训练关键看孩子个体情况
“裸跑弟”的极限训练方式到底合适不合适?这样训练会不会伤身体?记者昨天采访了有关儿保专家。南医大二附院儿保中心主任刘夕容告诉记者,其实早产儿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强化体质的例子也很多,而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如果按照科学的计划,对孩子进行循序渐进的体能训练,甚至适当地“冻一冻”,对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是很有好处的。现在国内的孩子普遍带得比较娇气,而在国外就有很多针对孩子的“抗冻”训练。
另外从健康角度来说,有一种有益的锻炼方法,叫做一天三浴,即阳光浴、风浴和水浴,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温水浴直至冷水浴,也可以尽可能脱光衣服接触大自然的阳光和空气。对于“裸跑弟”雪地裸跑,刘主任认为,只要孩子是经过科学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并且有了明显的改善体质的效果,可以坚持下去,适当地“冻一冻”没有坏处,不过这也不是适用于所有孩子,具体还是要看孩子的适应能力和体质而定,不能一味强求,导致最后结果适得其反。本报记者 徐晓风(来源:扬子晚报)
生育“龙宝宝”开销较24年前上涨11倍
能生个“龙子龙女”是很多夫妇的希望,2012年的龙年,估计还将出现扎堆生龙宝宝的现象。而如今生一个龙宝宝的开销,与24年前的龙宝宝相比,竟然已经上涨了11倍。
1988
龙宝宝晨晨 1988年4月出生
陈岚账本(总费用3430多元)
产前检查:80元左右
产前住院和生产:3000多元
牛奶:不到15元
衣服、被褥:不到30元
玩具:不到5元
相机:300多元
奶瓶奶嘴:几元钱
1988年的那个龙年,陈岚生女儿晨晨的费用,在当时堪称奢侈。
“我出院结账的时候交了3000多块钱,当时周围的人看了都很惊讶。 ”陈岚告诉记者。由于产前高血压,陈岚提前半个月住进了210医院,连产前的住院费、医药费,带顺产的生产费,再加上孩子的手脚印出生纪念册和浴盆,都包括在了这3000元中。
在那个年代,不仅生产的费用很低,产前的检查价格也非常低廉。“我记得就是看看胎位,听听胎心,再给我量量血压等等吧,几个月才检查一次,一次20多块钱就够了。 ”陈岚说。
为了迎接晨晨的出生,晨晨的奶奶特意到集市上买了一块布料给晨晨做铺盖和穿戴。晨晨的奶奶告诉记者,当时一尺花棉布还不到一块钱,她揣了30块钱去,大概扯了二十五六尺布,最终还剩了钱回来。回家自己动手,做了两个肚兜、两个夹袄、两个裹布、两个枕巾、一床被子、一床褥子、一个枕头、一套外衣外裤,就凑齐了晨晨出生后的全部穿戴和铺盖。“当时哪听说过尿不湿啊,都是用旧秋衣秋裤煮一煮,缝成尿布换洗,不用花一分钱。 ”陈岚告诉记者。当时晨晨的爸爸托一个会木匠活的朋友做了一个婴儿床,这给他们家省下了一笔大钱。陈岚又花了不到5元钱,买了一个旋转风铃和一个手摇铃挂在了婴儿床上。
当时没有专门的婴儿奶粉,母乳之外只能用牛奶兑水喂晨晨。晨晨的奶奶特意订了3个月牛奶,一个月不到5元钱。
陈岚也为晨晨的出生买过奢侈品——一部照相机,价格是300多元。这让晨晨小时候的照片比同龄孩子多很多。
龙宝宝楠楠 2000年12月出生
姜惠丽账本(总费用14000多元)
产前检查:3000-4000元
住院和生产:8000多元
奶粉和尿不湿:2000多元
各种婴儿用品:1000元左右
2000年,是被热炒的千禧龙年,很多家长抢着要生龙宝宝。姜惠丽选择剖腹产,在千禧年的尾巴上生下了女儿楠楠。
到了姜惠丽生孩子的年代,产前检查就已经非常细致了,姜惠丽比较谨慎,检查得比较频繁,光检查费差不多就花了三四千元。“当时生龙宝宝的人太多了,妇产医院的床位很紧张,我最后住进了三人间。 ”姜惠丽回忆,当时她住院费、生产费、医药费等加在一起,一共交给医院8000多元。在当时,这个费用大概要比顺产贵一倍多。
住院的时候,有人会主动进房间推销月嫂和产后护理。那个时候800元/月的月嫂价格被一般人认为很贵,姜惠丽一个房间三个产妇,没有一个雇月嫂和产后护理的。
婴儿床、长命锁都是朋友送的,新生儿的衣服姜惠丽直接用了医院发的,被子褥子家里的老人早就给做好了。置办各种奶瓶奶嘴、餐具、玩具、浴巾浴盆等用品,姜惠丽只花了差不多1000元。
奶粉和尿不湿在姜惠丽看来是花销中的一大块。楠楠3个月前,姜惠丽用的是多美滋的袋装奶粉来配合母乳喂养,每袋30多元,大概只吃了5袋。相比之下,尿不湿的消耗量更大,每个月楠楠要用掉4大袋的帮宝适。姜惠丽的印象中,每个月奶粉和尿不湿差不多要花费七八百元。
“那个时候婴儿纪念品顶多就是做个手脚印,连做胎毛笔的都很少,什么脐带章、婴儿写真,我听都没听说过。”姜惠丽告诉记者。当时相机已经比较普及了,姜惠丽用自己家的照相机给楠楠留下了满月和百岁的照片。
龙宝宝轩轩 2012年1月出生
高明账本(总费用超过39586元)
产前检查:8000多元
住院和生产:6000多元
产后护理:2000多元
催奶:200元
待产包:4000多元
婴儿床、玩具等:1600多元
纪念品套系:15000元
营养品:2000元/月
奶粉:486元/桶
纸尿裤:300元
上周末,高明刚刚将妻子和儿子轩轩从妇产医院接回家。为了生这个龙宝宝,前前后后的花费远远超过了高明的预料。
让高明最感到意外的支出是雇催奶师的花费。“现在医院里居然有专门催奶的,按摩10分钟,就收200块。我妻子一开始没有奶,一揉还真就有了。 ”高明说。
可让高明郁闷的是,妻子的奶水下来了,轩轩却一口母乳都不肯吃。高明只好给轩轩买来486元一桶的合生元奶粉。
早从妻子怀孕时开始,高明就意识到生个龙宝宝将是一笔巨大的花费。“几乎每次去产前检查都能检出问题,然后就要开一大堆药回来补。不算来回的路费,光检查和开药就是8000多元。 ”高明说。“现在只要孩子能用到的东西,市场上就都能买到专用的。光一个婴儿专用的指甲剪就是58元。 ”高明去母婴店一次采购回4000多元的婴儿用品,作为轩轩的待产包。又花1600多元准备了婴儿床和各种婴儿玩具,额外还多准备了一包300元的帮宝适纸尿裤。
由于妻子早产,高明让妻子住单间的计划泡汤了,妻子剖腹产后,一直住在四人间里。出院回来,高明一算账,差不多花了8000多元。其中除了6000多元的住院费、医药费、生产费等,还有2000多元的产后护理费用。“如果雇个月嫂,怎么也得五六千元。家里老人带孩子比较有经验,我就没雇月嫂。 ”高明说。
不仅产前有补不完的营养,产后的营养补充更多。轩轩一出生,高明就给他准备了各种营养品,钙、铁、锌、HAD、鱼油等等,光一桶HAD就要488元,高明预计,轩轩每个月的营养品费用差不多就得2000元左右。
为了给轩轩留下最全的纪念,高明的妻子给轩轩订了出生纪念品大套系。手脚印、胎毛笔、脐带章、满月写真等一样都不少,一共15000元。
龙宝宝催生“龙商机”家长还应擦亮眼
望子成龙的父母扎堆要生龙宝宝,而不同经济条件的父母都愿意倾尽所有为孩子投入,这就给精明的商家制造了巨大的淘金空间,市场上各种与龙宝宝相关的生意琳琅满目。
比如出生留念,从简单的照相馆的满月照发展到今天,已经衍生出孕妇写真、婴儿写真、全家福、婴儿写真台历等等一系列产业,一些父母为了能随时记录孩子的成长,家里单反相机、数码摄像机一个都不能少,动辄花费上万元。
从胎毛笔到脐带章,从婴儿理发到婴儿泳疗,从为龙宝宝起名到皮纹测试预测将来,龙宝宝带来的商机铺天盖地,稀奇古怪,“龙爸龙妈”们你攀我比,照单全收。
有社会专家提醒,龙宝宝扎堆出生会导致各种资源竞争的问题,给孩子们以后的入学、工作和生活带来压力,家长们还是应理智看待,顺其自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龙商机”,家长们更是不能被“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迷惑双眼,诸如皮纹测试等已经被揭露为伪科学,家长最好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捧。(半岛晨报 记者王丹)
龙凤胎男婴产房离奇失踪后在救助站被领回
 |
▲2月3日中午,邵东县红十字医院,被找回的鑫鑫(图中右边的婴儿)重新回到家人的怀抱。图/记者刘有志 |
1月28日,农历大年初六。妻子产下一对龙凤胎,这对邵东县灵官殿镇长源村村民罗志军而言,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事。然而随后发生的事,除了让他惊出一身冷汗外,也备感离奇。
2月2日老婆孩子出院时,龙凤胎中的儿子突然失踪。罗志军急着四处寻找,十几个小时后,警方通知他,邵东县救助管理站收留了一名男婴,让他去认人。管理站方面称男婴是110巡警在路边发现的,罗志军确认就是失踪的儿子。
罗志军的孩子是找到了,但是也留下了疑问:
为什么有人要抱走孩子?究竟是谁抱走的孩子?
为什么孩子被抱走后又出现在另外一处的路边?
为什么陌生人可以随意出入产妇病房?
本报记者向佳明 邵阳报道
出院时 龙凤胎中的儿子鑫鑫失踪了
2月3日,邵东县城,罗志军向记者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遭遇。
1月28日,罗志军的妻子宁宝香在邵东县红十字医院通过剖腹产生下一对龙凤胎,罗志军给他们分别取名叫“鑫鑫”(儿子)、“凤凤”。
2月2日,宁宝香准备出院,罗志军叫了一辆车接宁宝香回家。上午11时许,罗志军把行李往车上搬,他先是把脸盆等大件行李搬上车,出门时记得鑫鑫在宁宝香的怀里。不过等他第二次搬完行李回到病房,却没有发现宁宝香及鑫鑫。于是罗志军问家属们鑫鑫在谁手上,家属们告诉他,鑫鑫躺在床上睡觉,宁宝香出去拆线了。罗志军掀开被子,鑫鑫不见了。
罗志军询问了多位亲友,对方都回答没有看到鑫鑫。这下罗志军慌了,他和家人们赶紧下楼到医院附近四处寻找未果。11时23分,罗志军拨打110报警。
十几个小时后 失踪的鑫鑫在救助站被领回
2月3日凌晨1点多,罗志军接到民警电话,称县救助管理站收到一名男婴。随后,民警带着罗志军来到救助站,罗志军发现,这名男婴就是他失踪的儿子。罗志军说:“我给儿子和女儿买的衣服一模一样,包裹他们的小棉被也是一样的,所以我判断这名男婴是我儿子。”
昨日记者再次联系上罗志军,他表示通过容貌等方面的辨认,再次确定了找回的男婴就是鑫鑫,鑫鑫没有发现什么别的问题,但可能因为着了凉,有点感冒。孩子在医院里失踪,为何最后出现在救助站,罗志军感觉此事很蹊跷。
邵东县救助管理站负责人贺小平证实,罗志军确实在救助站里领回孩子。对于男婴的来源,贺小平表示详细情况并不清楚,“男婴是民警送过来的。”邵东县公安局红土岭派出所民警介绍,男婴是当晚执勤的110民警在路边发现的,后送到救助站。
监控录像 当事人指称被抱走的就是鑫鑫
红土岭派出所民警表示,警方已立案调查此事,抱走男婴的人还没有找到,案件如何定性也还需向领导请示。2月3日下午,记者在邵东县红十字医院的监控室里找到了当时的视频录像。
视频显示:2月2日上午11时3分59秒,一名穿红色衣服的中年妇女抱着一名婴儿,急匆匆离开了医院大门。罗志军及其妻子说,这名中年妇女怀中的婴儿就是鑫鑫。随后警方也查看了视频录像。
罗志军的家属们认识这名中年妇女,事发当日她很热心地帮隔壁床产妇照看小孩,因此罗志军的家属们一度认为这名妇女是隔壁床产妇的家属。对此,宁宝香隔壁床产妇戴女士的丈夫表示,他不认识这名中年妇女,当时他去打开水,临时叫这名中年妇女带一下小孩而已,“我还以为是他们(指罗志军)的家属呢。”
罗志军的亲属宁桂晚回忆起一个细节:当时罗志军和妻子因为租房的问题吵架,宁桂晚抱着凤凤在一旁喂奶,此时这名红衣妇女凑过来问她,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得到答复后,这名妇女还走到近前看了看鑫鑫。
两个为什么
[存疑]
为什么孩子被抱走后又出现在另外一处的路边?
截至发稿时,当事人罗志军夫妇口中抱走男婴的中年妇女尚未找到,其身份和动机均成谜团。
为什么陌生人可以随意出入产妇病房?
2月3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上邵东县红十字医院2月2日值班领导赵来明,他表示,此事是家属内部的事,医院不存在进行处理,具体情况要问院长刘新宁。不过,记者多次拨打刘新宁的电话,却无法接通。
邵东县红十字医院妇产科主管护师王桂兰介绍,红十字医院是一所小医院,对于产妇及新生儿的探视没有严格的规定,医护人员只负责照看病人,而不管谁是谁的家属。
本报记者将进一步关注此事。(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