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汤圆里的幸福
微博一周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
入选“贫困县”
嫦娥二号发布最清晰全月图
新书评
代理堂吉诃德
欧亚“极寒”持续侵袭多个国家
卫生部称居民健康卡将在全国通用
全国多地迎最冷元宵节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就一定会成功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古 典

  坚持就一定会成功,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我曾经见过2万人一起喊这句口号。当然,2万人一起喊并不能证明这就是对的。

  我想不怀好意地列举一些坚持也未必成功,付出也没有收获的故事:

  鲁迅在日本学医的时候痛彻地了解到拯救灵魂远远比拯救身体重要,虽然医学即将学成,他仍决定放弃。从此,他回国从文,成为一代文豪。如果鲁迅坚持下去,以他的深刻和正直,是不是能够成为那个年代中国最好的,而且绝不收红包的医生?

  李开复早年就读于法学院,后来他发现自己讨厌法学,便决定放弃,转而学习从高中时就很喜欢、基础不是很扎实、前途看起来并不是很明朗、在学校只开了一年的计算机专业,最终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果李开复坚持下去,以他的影响力与儒雅,是不是也能够成为著名律师,发表一本影响千万人的《做最狠的自己》?

  可惜,他们都放弃了,一个成了鲁迅,一个写了《做最好的自己》。

  坚持不等于成功,坚持只是成功的必要手段之一,放弃也是成功的必要手段。

  努力就能成功?看看李嘉诚的创业奇迹吧:李嘉诚1940年从广东潮州流落到香港,3年后父亲辞世,他决定担当起家庭重任,开始在茶楼跑堂,在钟表厂打工,在五金店和塑料厂做推销员,5年后升至经理。其间,他不知道尝尽多少苦楚,也收获了不少能力。他看好塑料市场的发展空间,也意识到这是自己出来创业的好机会。但他的积蓄只有 7000元港币,于是他向舅父庄静庵借了4万多元,一共凑够了5万元。1950年他在筲箕湾开办了长江塑胶厂。以后的故事你都知道,不用我再说了。

  当时李嘉诚从亲戚处借回来的4.3万元是个什么概念呢?假设当年李嘉诚不是从亲戚处借钱,而是自己打工,按照他5年攒7000元的功力,将需要30年,到那时塑料生意的时机早就过去了。1950年前后,香港人的平均月工资是250元左右,4.3万元是172个月的工资。如果按照北京人的平均工资是4000元算,那么这笔钱现在大概就是68.8万元。

  这位可以轻易借出60多万元给李嘉诚做生意用的人到底是谁?

  此人是庄静庵先生,广东潮州人,曾任香港潮安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广东省政协港澳委员、广州潮人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是当时香港钟表行业的富豪。李嘉诚一开始打工的那家中南钟表店就是他的,13年以后,他成了李嘉诚的岳父。

  不可否认,李嘉诚的成功主要来自他勤奋、刻苦的精神以及他的智慧,你可以从《李嘉诚传》中读到他的故事。但他的故事里除了传奇和奇迹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人无法模仿的因素:难得的塑料商机、地产以及香港起飞的时代大潮,李嘉诚的天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一个在关键时刻能够借出60多万元的亲戚和一个钟表大亨的名誉这一“无形资产”。创业不仅需要努力打拼和一腔热血,资本与人脉的积累也至关重要。

  我想他的成功,你也很难模仿。

  名人成名了,他原来是10,现在是100,中间下了不少工夫,这样的故事既不好看也不励志——因为太复杂了,谁能学会?所以名人故事一般会告诉你,他原来是1,现在是1000,中间只做了一件事情,反复地做就成了。这样的故事就既好看又励志了。这样倒是简单了,但是你真能学会吗?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只是依靠从众而成功。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