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年过半百的申成铭是河南煤化集团焦煤公司设计院机电高级工程师,潜心煤矿机械设计近30年。据业内人士介绍,申成铭是单位的业务骨干,长于处理责任风险大的疑难工程问题,专业涉及面广,他科学合理的设计,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声誉较高。
在他提交的2011年度述职材料中,记者看到,仅2011年,申成铭就参与多个建设项目的设计,独立完成了26个单项工程的设计任务,帮助本单位及社会上12个单位解决生产工艺、安装等技术难题15项。
在本职工作中,申成铭干得多说得少,用业绩说话。在政协,申成铭却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重在实效。”作为三届市政协委员、两届市政协常委,申成铭对参政议政有自己的认识。
2011年,申成铭参加各种社会活动100余次,积极利用政协这个平台参政议政,提交了“建议南水北调焦作市区段工程应扩大宣传”、“关于整修完善市东方红广场地面”、“关于我市住宅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等7件提案。
反映民意,申成铭不遗余力。2011年,不少群众向他反映,我市部分街道乱写乱贴小广告现象严重、部分小区煤燃气不足、部分路段交通拥堵现象严重等问题,他都通过不同方式、途径向有关部门反映,促进问题的解决。
如何集聚科技创新人才是当前申成铭最关心的问题。他说,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而创新关键在人才。当前,我市的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我市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总量不大,总体实力偏弱,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申成铭分析说,人才匮乏除了用人单位人才机制不健全外,“拥有人才找人才,人才流失又叫屈”的情况在我市比较普遍。他已就如何集聚科技创新人才整理出相关建议,将把这一话题带上今年我市的两会,与代表、委员们共同探讨,为我市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建言献策。
上图 市政协常委申成铭。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