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五大工程”佑民康·焦作篇
市委书记路国贤批示
惠风和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2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大工程”佑民康·焦作篇
转型谋惠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市委常委、副市长迟军(前右二)调研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卫 宣 摄
  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袁树庄(左二)调研卫生在建项目。 卫 宣 摄
 
   

  □何卫新

  编者按

  “五大工程”开创了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全省18个省辖市在贯彻落实“五大工程”建设过程中分别取得了好的经验和新的成效。为认真贯彻省卫生厅党组的决策部署,《医药卫生报》将各地在“五大工程”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新成就充分予以展示。自“五大工程”启动以来,我市医疗卫生系统积极响应,真抓实干,砥砺奋进,“五大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1月31日,市委书记路国贤就我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作出批示。2月7日,焦作市作为第二篇在《医药卫生报》第一版以整版形式大篇幅刊发,并配发评论员文章,今日本报予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一)巍巍大中原,喜迎大变革。变革多新局,惠民正当时。

  古往今来,善治世者“其养民也惠”。其惠,“爱民好与”;其惠,“柔质慈民”。惠是仁义,惠是和顺,惠是智慧。惠行天下,则社会繁荣,人民和谐,其乐融融。

  (二)护航中原经济区,河南省卫生系统着力推进“五大工程”建设,项项工作破解难题,条条措施惠及民生。民生须“惠”,3年光阴,喜看前所未有之惠民力度、广度与深度。

  惠民之大,5年百亿元投入,设施旧貌换新颜;惠民之深,广推“51111”工程,优秀人才聚乡村;惠民之新,千方百计搞创新,用一流技术造福身边人;惠民之切,城市医院援农村,互帮互助传佳话;惠民之喜,卫生文化树形象,就医舒畅好心情。

  (三)如何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焦作市在思考,传统要发扬,经验要借鉴,成绩要肯定,问题更要解决。

  破解难题,焦作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勤思转型,往“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上转,往为民惠民上转。

  转型中的财政,向重点民生项目倾斜,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倾斜。

  (四)“转”字开头,“惠”字成行,焦作卫生人敢当护航者。

  展眼望去,正是在实施“五大工程”、推进新医改的浪潮中,焦作市卫生系统实现了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求“惠”、在惠民中引领:

  ——项目建设活力四射,百姓就医更加便捷。

  仔细看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面貌一新,全科医生培养基地、精神病医院建设资金先后落实,卫生监督机构、农村急救体系、县级医院能力建设项目资金纷纷拨付……数字为证,仅在去年,焦作市卫生系统就完成在建项目39个,总投资4.88亿元;自筹资金建设项目2个,总投资1.74亿元。此外,今年焦作市还争取项目建设资金1.8亿元,获得上级补助及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6938万元。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深化改革,多赢目标呈现。

  群众负担减轻了:截至去年年底,在实行县域医改的沁阳、修武两个县市,县级公立医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直接向群众让利近360万元,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10%、8%左右;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29%、15%;村卫生室门诊次均费用下降50%以上。

  医务人员待遇提高了: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平均工资分别在2500元、1800元、2000元左右。

  ——巧用公共卫生服务卡,释放了服务效能。

  通过一张小小的公共卫生服务卡,焦作城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保健服务;财政部门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卡上的信息记录,为城区居民享受保健服务埋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服务质量和效果,获得财政补助。

  历史在见证:焦作市城区居民以家庭为单位领取公共卫生服务卡后,已婚育龄妇女、孕产妇、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各类人群都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财政购买的保健服务。同时,城区4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为有了依服务质量优劣而获得财政支持多少的动力,纷纷增加设备、提高素质、组建团队、优化服务。

  ——瞄准上下两端,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有丰富中医药资源的焦作市,不断开辟中医药服务新领域,提升中医药服务的层次,去年正式将焦作市中医院申请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同时,焦作市山阳区获得“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

  (五)焦作市卫生局始终在思考:怎样在当前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形势下,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医疗需求?显然,必须始终关心群众的看病就医难题,让公平、可及成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流,让人民群众共享卫生事业发展成果,让卫生惠民成为主旋律。

  这就要转变过去的发展理念。正是因为如此,焦作市认识到必须从单纯重视医疗服务向同等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转变,必须从单方面推进改革向全方位改革转变,必须从一次次孤立的行动向建立机制转变,让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更加科学规范。

  这就要切实落实政府责任。正是因为如此,焦作市敢于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探索县域医改,通过不断强化领导责任、制度建设责任和投入责任,由政府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对两个县市进行相应补助。而在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两个县市也建立完善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科学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实行政府购买服务。

  这就要强化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作用。正是因为如此,焦作市将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医改最重要的技术支撑,目前已建立了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基本完成了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拓展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发挥中心平台作用,提出用3年时间,实现市直医疗卫生机构“数字化医院”建设目标。从去年年底至今,焦作市先后共安排卫生信息化专项资金约1231万元。

  这就要不断强化改革创新,让创新成为深化改革的灵魂。正是因为如此,焦作市才在推进新医改的实践中,不断创新管理手段,以县为单位建立了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对进行综合改革的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收支进行统一管理;不断创新医改模式,积极探索县域医改,得到了国务院医改办、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六)转型谋惠民,项目是抓手。

  “惠”是关怀,“惠”是方便。如果不能切实扭转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局面,就不能让人民群众就近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自然就无法感受到关怀与方便。

  如何扭转医疗资源总量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局面呢?

  焦作市卫生局加强宣传引导,促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真正实现不仅依靠自身发展,而且要利用深化医改这个有利时机,争取各方面的财力支持。

  焦作市卫生局还积极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动各地各部门抓住有利的政策导向,争取更多的建设项目,力争将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目前,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大楼、焦作市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系统建设项目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县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等已被先后纳入筹划范围,力争为医改的推进增添新的动力。

  (七)转型谋惠民,机制是主题。

  “惠”行天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一拍脑袋仓促上马,必须立足实情,依靠科学,让机制建设成为卫生工作永远的主题。

  这就要善于抓住重点,善于攻克难点,在推进县域医改、信息化建设、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持续发力,切实让人民群众持续享受到改革实惠。

  县域医改要统筹推进。焦作市合理配置资源,每个县市分别设置一所县级综合医院、县级中医院、县级妇幼保健院,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一所卫生室;实行医药分开,试点县域内进行综合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完善制度和机制,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建立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在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管理,探索实施“学科带头人”、“首席医师制”和“服务标兵制”;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由政府给予合理补偿。

  信息化建设要扎实进行。焦作市高标准建设卫生信息数据中心,高质量搭建卫生信息平台。焦作市搭建区域内网络管理平台,建立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机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数据与市级平台的对接;完成新农合、计划免疫和三级甲等医院与省级平台的对接,市卫生信息中心可根据工作需要查询、调取其数据;建立会计集中核算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市、县两级卫生和财政部门,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联网,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基层医疗机构之间财务实现网上审核、结算、记账;指导基层搭建县域卫生信息平台,指导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统一使用省卫生厅开发的全科医生工作站软件,统一为村卫生室配备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

  “医疗质量持续提高年”活动要持续深入。焦作市以强化医疗护理核心制度落实为抓手,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四个体系”建设为主要活动内容,突出做好医院感染管理、病历书写、医疗技术管理、临床用血管理、护理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急诊急救管理、医疗质控中心管理、临床路径管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10项重点工作,让患者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八)转型谋惠民,实效是根本。

  政策好不好,实效来说话;惠民够不够,实效来见证。

  焦作市政府在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时,将主动权交到居民手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享受经费补偿,必须提供主动服务,让社区群众甘愿刷卡。正是通过公共卫生服务卡这一硬性约束机制,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了变化。

  我们看到了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在机制引导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主动提供服务,必须首先得到居民的认可。除了体检等,其他多项公共卫生服务都要靠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团队主动上门完成。他们拿着移动刷卡器,为居民巡回服务。居民满意了,拿卡在移动刷卡器上一刷,就会在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留下记录,政府再根据服务开展情况给予经费补偿。

  我们看到了潜在医疗需求的大增长,看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在机制引导下,居民与社区医务人员接触得越多,对他们也就越发信任,就医行为发生了根本转变。居民以前要么去大医院看病,要么去街头小诊所看病,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什么概念。经过接触,他们发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比街头小诊所规范得多,医务人员值得信任,门诊、住院收费也较低,有了病更愿意首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了。通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渐扩大了病源,门诊量、住院量普遍增长。

  我们看到了群众健康观念的转变。通过健康筛查和健康管理,居民有了发病的苗头,会被及时发现,并由社区医生指导看病转院;通过健康宣传、提供服务,居民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医患关系更加融洽;通过零距离长时间的健康服务,改变了群众在看病就医、衣食住行中的错误习惯,让不良生活方式无处遁形。

  (九)转型谋惠民,健康为主流。

  生命权和健康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惠及广大民众,就是要对生命充满敬畏之心、怜悯之心,关爱每一颗健康种子的萌芽。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全面启动。焦作市积极开展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单位、食堂、餐厅工作,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指导员试点工作;继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辖区内居民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普及率。

  慢性病干预大力开展。焦作市建立和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网络。焦作市要求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做好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工作,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登记率不低于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重视高危人群发现和预防性干预工作,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

  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焦作市积极落实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制度中鼓励提供和利用中医药服务的政策;继续推进中医临床路径工作,努力探索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总额预付、按病种、按服务单元等支付方式;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的特色优势,督促指导市中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和解放区开展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积极做好“全国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审批试点市”工作,制订实施方案,确定实施目标、重点和时间,推进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工作,让中医真正扎根社区、走进家庭。

  (十)惠民行大道,健康托人心!

  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筑牢基础,扬帆高歌,为人民群众谋求福祉,让人人走向健康之路、人人拥有幸福人生!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