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马道洲 靳英林
李政军
步入沁阳市国税局大院,迎面是花团锦簇、绿草葱郁、流水潺潺的一片绿色园林。信步园林,清风长廊、廉洁湖、陶然亭等景致一一映入眼帘,一阵阵廉政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是该局投资10余万元更新改造后的廉政文化园林。近年来,该局把廉政文化品牌建设纳入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文明单位的主旋律中,以夯实做人基石、营造风清气正国税内涵为主要内容,以“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为契机,以国税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渗透作用,着力推进廉政文化品牌建设,有效推动了国税事业的稳步发展。
自我教育,才能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
在“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中,该局着重抓好“五个教育”:一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该局紧紧围绕“权该如何用,法该如何治,人该如何做”,“在税务执法、优化纳税服务方面如何体现国税人的价值观”等主题,组织开展大讨论,增强廉洁从税的自觉性。二是抓好重点时段教育。该局以去年4月份开展的“廉洁兴税教育月”活动为契机,开展党纪条规教育,组织干部观看廉政教育片,从正反两个方面激励和警示干部;在每年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坚持通过发送廉政短信、致廉政公开信等方式,切实增强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三是抓好家庭助廉教育。该局组织干部家属召开家庭助廉座谈会,发放家庭助廉调查问卷,倡导他们既要当好“贤内助”,又要当好“廉内助”,不断延伸廉政文化内涵。该局党组成员还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到每个职工家中走访慰问,了解干部家属的思想状况和家庭生活现状,帮他们算清经济账、政治账、名誉账,叮嘱家属们发挥亲情监督的预防作用,把好社交关。四是对“廉政教育半月刊”办刊方式进行调整。该局由局监察室办刊延伸到由各机关科室、基层税务分局轮流编辑刊发,通过创新办刊形式,使全局各部门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更加有效地增强了干部接受监督、群众参与监督的意识。五是抓好主题活动教育。该局开展了以“权力与风险”为主题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剖析一起税务人员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算好“人生七笔账”、不忘“五珍惜”等活动,真正将廉政文化渗透到每个人的血液里、灵魂中;举办以“赏廉、颂廉”为主题的诗、书、画、影廉政作品创作活动,把干部创作的文学、书画、摄影等作品和形成的工作、学习、生活精神理念汇集起来,供职工互相学习、赏评,享受廉政文化成果。
氛围浓厚,才能增强廉政文化的生命力
为了切实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真正形成以廉政促工作的有效机制,该局一是积极搭建廉政文化传播平台,在国税内联网开辟了以党纪条规、廉政理论、警钟长鸣、格言警句等为主要内容的廉政之窗链接网页专栏,把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有关的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内容添加在廉政建设专栏中,供党员干部学习掌握,时刻对照检查,做到学用结合、自重自律;要求每名干部工人创作或查找一条格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将这些廉政格言警句制作成幻灯微机屏条,时刻提醒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二是开辟廉政文化教育阵地,投资建设了围绕机关大院花园环境融入廉政文化园林长廊,以“领导论廉、国税精神、历史沿革、鼓励鞭策、漫画寓廉”等为主要内容,展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喜闻乐见的廉政图示;三是转变廉政文化教育方式,在办公场所设立统一规范、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廉政文化牌匾,一层楼一个主题,使广大职工在工作、生活环境中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制度管人,才能增强廉政文化的约束力
该局把制度建设的重点放在人、财、物的管理上,放在提前预防、教育爱护干部上,完善并编印了《规章制度集》,进一步增强了廉政文化的束缚力。该局坚持基层执法人员向纳税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制度,自觉接受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评议;进一步加强效能机关建设,按照“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原则,在受理投诉、税务登记、政策法规等执法服务岗位中全面推行“执法+服务”理念,确保工作有效开展;积极探索风险防范管理,坚持“对岗不对人”的原则,采取自己找、纳税人提、领导点、科室查等方法,对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分配公共资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滥用权力或不作为、不履行法定职责、乱作为而发生重大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点进行了排查,制定了一对一的防控措施。目前,该局共排查出风险点14类51项,制定防控措施15条。同时,该局与党员干部签订了《廉政风险防范承诺书》,有效遏制了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
通过持续不断的廉政建设,该局连续三年行风评议居沁阳市第一名,2009年被免评一年;三个国税分局连续六年被焦作市政府授予群众满意基层站所争创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办税服务大厅被省纠风办评为全省群众满意基层站所。2010年,该局在被列为焦作市级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的同时,积极申报省级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奏响了沁阳国税廉政文化品牌建设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