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谢仲达) 为促进企业自律,优化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1月份以来,市工商局在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制的基础上,推行了以“立项指导、即时指导、模板化”为主要内容的“2+1”指导模式,有机融合监管执法业务,推进职能整合和业务融合。
在实施监管过程中,该局对企业影响大、社会涉及面广、指导不慎容易引发风险的指导事项,采取立项指导的方式,指导机构严格按照确定指导对象、了解指导需求、编制指导文书、报请项目审批、实施具体指导、指导结果反馈“六步工作法”,谨慎对待具体指导事项,切实做到指导程序、内容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对于指导过程中形成的指导审批文书、行政指导文书和指导反馈意见,必须报同级法制机构备案,由法制机构进行监督。
该局还对常规性工作实行“即时指导”,本着职责法定、合理行政、高效便民的原则,对于内容简单、直观、单一的具体指导项目,基层工商所、窗口单位执法人员可不拘形式地采取口头、电话、网络、电子信息等方式,当场或者即时给予指导,帮助当事人改正或者改进行为,提高行政指导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切实解决日常监管执法中存在的数量庞大、内容琐碎的现实问题。
为有效解决基层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的矛盾,根据日常监管执法职能,该局将行政指导按照指导行为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提示类指导事项、告诫类指导事项和建议类指导事项。根据职能特点,该局专门编制了企业登记、公平交易执法、市场日常监管、消费维权、商标监管、广告监管、合同监管7个方面的格式化指导模板,并以流程图表的形式予以表示,对行政指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怎么指导、指导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确的规范化要求,增强了行政指导工作的可操作性,满足了基层日常监管执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