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③)原来,当天下午,在焦作开小装修材料店的徐启新听说焦煤供应处正在搞装修,就找上门,想联系点活儿干。他临走前去了一下卫生间,正洗手时接了一个电话,他边接电话边往外走,将放在钢管上的提包给忘了。
出了供应处大门,徐启新打车来到焦南的另一处工地。当他哥哥打电话催问他借钱的事时,他才突然意识到手提包不见了。他心急火燎地寻找了两家出租车公司,没有一点消息。
徐启新说,这笔钱是向朋友借的,一部分准备购买装修材料,一部分准备带回老家给快要结婚的侄儿用。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妻子身体不好,长年吃药,平时装修活儿又不好揽,如果这笔钱真的丢了,他不敢想象家里会乱成啥样子。
17时40分许,快要绝望的徐启新抱着一线希望来到了供应处,正好遇到了还在值守的李武健。当手提包重新回到他的手里时,徐启新语带哽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临走时,徐启新从包里拿出一沓钱往李武健手里塞表示感谢,但被李武健婉言谢绝了。回家后,徐启新抑制不住激动,心中装满对李武健的感激。第二天一早,他带着两个儿子冒雨拿着感谢信、锦旗和鞭炮,再次到供应处向李武健表达谢意和敬意。
事情发生后,李武健身边的人无不为此事对他多了一分敬佩。事实上,在安全保卫岗位上整整工作了12个年头的李武健,家庭状况很一般。现在,他每月工资不足2000元,爱人前几年下岗后在一家医院后勤上班,月收入1000余元,11岁的儿子现在上小学五年级,家里也没有几件很像样的摆设。
由于工作踏实,业务能力强,军事技术过硬,李武健多次被供应处评为“岗位标兵”、“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先进治保员”、“四有职工”和“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拾金不昧的事情经常在他身上发生。连文国介绍,平时李武健在巡逻中不论是捡到手机、钥匙、银行卡还是钱包,都急人所急,多方寻找失主,一一完璧归赵。
李武健的同事段柯玮告诉记者,李武健的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他不但多次拾金不昧,还乐于助人。有一次军事大比武训练中,段柯玮脚踝受伤,不能行走,李武健便主动骑摩托车把他送回家并背他上六楼。第二天,李武健又赶到家里探望,得知他疼了一夜后,马上又把他背下楼送到医院检查,之后,又把他背回六楼家里。“这件事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我觉得李武健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段柯玮说。
(李武健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