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卿
情人节是个充满浪漫情调的节日,每到情人节,或许你在大街小巷能看到卖玫瑰花的花童。今年情人节前夕,记者来到我市解放区卫校西街“时习之”义务辅导班采访时,学生郝梦雨等为记者讲述了去年情人节,“舅舅”让他们去卖玫瑰花的故事。
“时习之”义务辅导班平时有40名学生,他们放学、放假喜欢来这里学习。辅导学生学文化、学做人的老师叫王建忠,孩子们都亲切地跟随他外甥一起叫王建忠“舅舅”。
去年情人节那天,“舅舅”为了锻炼孩子,组织辅导班里20多名学生分两组去大街卖玫瑰花。从9点到晚上10点,“舅舅”花费450元购买的玫瑰花卖完了,共卖了700元。一天的卖花经历,让学生们感触颇深,学生们说,通过卖花知道了家长挣钱的不易,以后不再乱花钱了。对于如何处理卖花挣的250元钱,“舅舅”提出了许多方案让大家投票选择,最后大家选择了购买书籍、买东西看望敬老院老人、K歌三种形式。
48岁的王建忠当过工人、开过商店、办过工厂。他勤奋好学,女儿佳佳在他的影响下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目前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
2010年春季,他的二姐看到自己的两个孩子学习上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就让舅舅为外甥辅导。王建忠凭着自己对教育的感知以及自己教育女儿的经验,主动担负起了辅导孩子学习的重任。在舅舅的耐心辅导下,外甥不仅成绩明显提高,在为人处事上也变化很大。亲戚朋友听说后,也纷纷把孩子交给他辅导,王建忠都爽快地答应了,并坚持分文不要。
刚开始,学生少,辅导就在自己的家里,后来人多了,一位姓郝的学生家长免费提供了一个学习场所。就在这间四室一厅的房子里,放置着几十套大小不一的桌椅。为了保证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舅舅”给孩子们约法三章,制定了学习制度,要求大家自觉遵守,并进行监督和考核。
“舅舅”虽然身患甲状腺癌,但他十分乐观。2010年夏天和去年7月份,他先后多次在郑州进行手术治疗。他在住院期间仍牵挂着孩子们,在病房里为每个孩子都写了感人肺腑的寄语,几个学生也自发相约坐火车去郑州看望他。
“舅舅”的主要精力就是辅导孩子们学习,从小学到中学,各门课程都能辅导,不过他更注重教授孩子们学习方法,要求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舅舅”十分注重孩子们的人品教育,教育孩子们孝敬父母,热爱国家,胸怀大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舅舅”引导每个学生在“时习之”博客专页上每天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学习中的感悟和轨迹,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周六、周日学习期间,课间要进行体育锻炼,跑步、打篮球。“时习之”还经常让家长前去,进行双向交流和沟通,举办一些文艺活动,有选择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为孩子们集体过生日,为孩子们送生日礼物——书籍,让孩子们以一颗感恩的心搞好学习和生活。
学生们热爱这个大家庭,热爱“舅舅”。今年春节后,郝梦雨等5个学生自愿拿出自己的压岁钱700元作辅导班的公用经费。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秀礼听说王建忠的故事后,春节期间,他专程驱车来到焦作,与王建忠交流探讨教育孩子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