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新增省院士工作站
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增省院士工作站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河南省凝固技术与亚稳材料院士工作站

  “凝固技术与亚稳材料”院士工作站,依托河南理工大学建设,主要围绕超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技术、快速凝固喷射成形技术、大块非晶等亚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及可视化铸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研究工作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九五”国防重点预研项目、航空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及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支持。

  目前,相关的主要科研平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材料物理化学”硕士授权点;“材料学”硕士授权点;“材料加工工程”硕士授权点;“矿物材料”博士授权点;“矿业工程材料”博士授权点;“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矿业工程材料”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矿业工程材料”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矿物加工与矿用材料”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属材料先进成形与加工制备”焦作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焦作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平衡凝固与亚稳材料”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

  该院士工作站团队成员中,20人具有博士学位,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5人,河南省创新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杰出青年人才3人。

  主要成果:工作站紧紧围绕凝固技术与亚稳材料等领域,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该团队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0部;发表论文385多篇,其中被SCI和EI等收录150多篇;申请及获得专利41项。该团队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以及多方位的国际合作,大大提高了团队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促进了研究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该院士工作站预期目标为:力争获得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等项目,积极与大型企业合作,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使实验室年均研究经费在200万元以上;力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省(部)科技进步奖10项以上;培养和引进3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培养5名以上在国内相关学科领域和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拔尖人才;培养10名以上有一定成就和较大发展后劲的学术骨干;科技成果转化20项以上;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

  图为工作站主任米国发。

  河南省四大怀药院士工作站

  河南省四大怀药院士工作站,是以焦作大学怀药研发中心和焦作市焦大科苑商贸有限公司为依托、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同组建的。该院士工作站运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如超声波技术、微波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膜分离和浓缩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研究四大怀药及邻近区域的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新药的开发和分析检测;提供中药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及新药开发的研究平台。

  2003年,焦作大学以焦大科苑商贸有限公司为依托,在全省率先建立四大怀药研究中心。为了配套怀药的研究开发,该校陆续投资购置了超声波中药提取机组、膜分离机组、大孔树脂吸附分离设备、喷雾干燥机等现代化中药提取分离设备;形成了一支四大怀药研发团队,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高工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硕士15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

  主要成果:几年来,该中心先后联合河南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等科研单位承担、完成了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开发了怀参汁饮料、三味地黄饮、怀参膳食纤维胶囊、怀参提取物含片、山药怀菊酒、铁棍山药酒和怀府太极酒等系列怀药产品。目前,学校在四大怀药研究方面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2005年,焦作大学怀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焦作市怀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8年又被河南省科技厅认定为省高校怀药工程建设单位,2011年12月组建了河南省四大怀药院士工作站。

  主要措施:团队建设方面,本着“需求为基础,项目为纽带,学校为主体,实效为根本”的工作思路,以谢毓元院士为核心,组成由焦作大学科研团队、上海药物所沈旭研究员,胡立宏研究员联合我省长期从事怀药研究的专家教授共同组成了怀药院士工作站研究团队。硬件建设方面,在原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研究中心还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680万元,订购了中、高压制备色谱等大型现代化提取和分析检测设备,从而使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结构鉴定及中药指纹图谱等全息分析更为方便快捷。管理机制方面,怀药及天然药物工作站实施管、学、研、产、资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成立院士工作站管理委员会和院士工作站学术委员会,形成“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科研开发机制,以课题为纽带,实行课题组负责制,引入优胜劣汰的公平竞争机制,保证任务的完成和工作站高效、科学运行。

  图为院士工作站主任符德学。

  河南省平安种业院士工作站

  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是集小麦和玉米育、繁、推、项目实施于一体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为了加快科技创新,多出成果,快出成果,2011年平安种业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及其科研团队联手成立了河南省平安种业院士工作站。

  院士工作站成立后,为刘旭院士及其科研团队提供了充足的工作保障条件,包括100亩高标准小麦育种试验地、高标准院士办公室1套、专家公寓4套、各种实验仪器设备60台(套)、科研经费50余万元、科研助手5~7人,并出台了《河南省平安种业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健全了院士工作站工作机构,制订院士工作站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合作研究项目、合作研究方法及合作研究目标。

  该院士工作站成立以来,在省市科技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1.种质资源引进及创新。从国内外引进优质、高产、抗病、抗倒小麦种质材料500多份,其中国外种质328份、国内种质178份,并利用远缘杂交、分子标记等技术手段,选育出抗条锈病材料5份;抗条锈和白粉病材料3份;优质材料3份,为公司小麦科研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2.新品种培育。培育的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平安8号在2010~2011年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中居7个品种第一位,顺利通过河南省审定,同时以优异的表现进入国家生产试验,2012年有望通过国家审定;小麦新品种平安9号、平安10号2011年度在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继续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参加黄淮北片预备试验品种1个、河南省预备试验品种1个,筛选出苗头新品系26个、稳定品系98个,目前正在中国农科院进行品质分析和抗性鉴定。3.高产生理及配套技术研究集成。完成了小麦新品种平安8号不同肥力条件下的群体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结构、籽粒灌浆等生理研究和播期、播量、种植模式、肥水调控等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了平安8号高产条件下的生理和N肥运筹栽培技术;利用该技术建立的15亩平安8号超高产攻关田,经河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实打验收,平均亩产730.5公斤。4.人才引进及培养。院士工作站成立后,积极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引进小麦育种专业技术人才5名,由团队专家组何忠虎博士、王道文研究员等对现有技术人员从小麦育种基础理论、田间选择技术、小麦高新育种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培训。目前,团队中1名成员正在进行在职研究生学习,参加国家小麦遗传育种、超级小麦遗传育种、河南省小麦研究会等各种学术交流会5次,交流学术论文1篇,发表科技论文1篇。5.基础设施改造。为了给院士及整个团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公司加快了基础设施改造和试验仪器购置,投资30万元购置了超净工作台、生物显微镜、高压灭菌锅等全套组织培养仪器,并建立了组织培养实验室,投资28万元安装了滴灌节水灌溉系统;新增小麦育种试验地120亩,新打机井8眼,硬化田间道路1.5公里。

  图为工作站副主任吕平安。

  河南省怀川种业院士工作站

  河南怀川种业是集种子科研育种,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育、繁、推现代种子企业,是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要经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子,每年在我市建立有高标准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5万多亩,生产小麦良种1500多万公斤;在甘肃建立玉米种子繁育基地6千亩,可生产优质玉米杂交种子250万公斤。每年生产的种子除部分满足我市农业生产用种外,还畅销到江苏、安徽、河北、湖北、陕西及我省各地,并以品种好、质量高、服务周到、价格合理等特点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广泛好评,多年被省农业厅评为河南省诚信种子企业。

  一个企业的发展,只有坚持不懈进行科技创新,以新产品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而企业研发新产品能否取得突破和成功,人才是第一决定因素。为了加快公司的科技创新实力,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该企业一方面培养自己的研发人才、打造自己的研发团队和科研平台,一方面,于2011年和中国农科院工程院院士董玉堔、刘旭为首的农作物育种团队达成了农作物新品种合作研发协议,并于2011年4月份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河南省怀川种业院士工作站。

  目前,该企业已经在焦作建立了200亩的农作物新品种研发、试验、展示中心;在海南购地40余亩建立了河南怀川种业南繁育种中心。南北两大育种中心的建立,为南繁北育穿梭育种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平台。每年三代,一年顶三年有效地缩短了育种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育种效率;每年选配玉米新组合1万多个,组配小麦新组合300多个,选择小麦新品系2000多个,目前,该院士工作站科研育种已初结硕果。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怀川916以生产试验第一名的表现,于2011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玉米新品种怀玉208和小麦新品种焦麦266已分别进入2012年最后一年的生产试验,可望在今年再通过河南省的审定。同时,还有一些后续品种已分别参加了内蒙、山西、陕西、山东、河北以及我省的区域试验。参试中间的汇总表现令人欣慰,可望在近年取得更大的突破。

  目前,该公司科研人员在以院士为首的高级专家团队的带领下开始分子标记,单倍体育种和全基因组分子设计育种,并又就“人工合成小麦Am3耐旱基因的挖掘与有效利用”项目进行产业化育种上的成果转化。可望在近几年内培育出1~2个节水率在40%以上的小麦高产新品种。通过和国家级专家的科研合作,不但提高了该公司科技创新的水平,还培养了一批掌握运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人才队伍。

  图为工作站主任雒温生。

  河南省超硬研磨材料技术院士工作站

  河南飞孟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84年,属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砂轮用超硬磨料生产厂家,是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和银行信用等级AAA级企业,拥有省企业技术中心和省超硬研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公司现已获国内领先水平的省科技成果8项,承担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项,国家双百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新产品1项,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项,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项;拥有有效专利数12项,2011年申请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明专利2项。2011年以企业为依托成立河南省超硬研磨材料技术院士工作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沈德忠负责。

  为建院士工作站,该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研发经费,每年将不低于销售总额10%的资金作为研发投入供其支配;该公司购进了国际一流的检测检验设备,购置了院士公寓楼。下一步该公司计划新征土地50余亩,新建一所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2000平方米超硬磨料研发中心,为其提供3000平方米以上中试试验基地,

  该院士工作站主要是研究磨削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磨削表面光洁度高的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及其制品;为企业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目前正在进行多晶树脂金刚石的研发。该项目的研究重点是研制一种套管技术,研制成功后,公司计划总投资2.1亿元,预计形成年产4亿克拉的生产能力,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新增利润7250万元。

  预期目标:研究开发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新产品15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企业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国家、省、市级科技成果奖。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及结构技术攻关以及工艺提升、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建设多晶树脂金刚石实验、检测中心,并形成产业化生产,达到年产4亿克拉多晶树脂金刚石的生产能力。

  该院士工作站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主要研究磨削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磨削表面光洁度高的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及其制品。以沈德忠院士团队为主,在超硬研磨材料技术及其应用方面开展研究,借助著名院校及沈德忠院士试验室,开展技术条件共享,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突破。针对超硬磨料研发中的难点和重点双方共同科研攻关,共享科研成果;以多晶树脂金刚石的研究开发为切入点,依托河南省超硬研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建立多晶树脂金刚石实验中心。

  图为工作站主任邹泽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