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李海军
“要想让学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关键是留住教师的心。”是他常说的话。他先后荣获中站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他以“构建民族和谐新校园”为目标,用短短四年的时间,带领这所学校一步步成长起来,在2011年全市教育质量奖颁奖大会上,荣获“焦作市教育质量进步奖”,并获奖金2万元。他就是焦作市第五中学校长和留三。
焦作五中是中站区唯一的一所回汉民族群读学校,长期以来,孩子之间的小矛盾冲突不断,甚至发生了多起殴打教师的现象。教师想着法子要调走,周边的许多学生不愿来学校就读。面对这一情况,他以“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为工作思路,一方面带领德育处及班主任妥善处理学生纠纷;另一方面与派出所联系,争取造店村村委会的支持,为学校专门安排了治安人员。他邀请市监狱法制警示工作组的同志到学校作报告,强化法制教育;邀请市知荣明耻好少年靳琦琦到学校作报告,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定期召开主题班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五中的教学秩序有了明显改变。
为了提高教师们的业务素质,他给每一个教师买了《新教育》、《给教师的建议》、《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专业书籍并组织学习、考试;他带领全体一线教师到永威学校听课;他带领中层以上干部和班主任老师到开封求实中学取经。他说:“只要科学引导,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进行教学改革,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更加高效,成绩也一定会提高。”2007年以来,焦作五中连年在统考、中考中成绩稳居中站区农村学校前列。尤其是2010年中招,有2名学生被焦作一中录取、5名学生被焦作十一中录取。
为了谋划更好的发展,2010年9月,和留三校长与开达学校董事长王海芳女士共同筹划的“五中——开达”盟校在中站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了。这种全新的办学模式既解决了五中长期以来生源严重流失的瓶颈问题,又帮助开达学校稳定了师资队伍,得到了中站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大加赞赏。几年来,五中先后荣获市教科研基地、家长示范学校、体质健康标准示范学校和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教科研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苑新星活动先进单位、文体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