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恒康公司名片
●中国著名品牌
●全国质量放心品牌
●国家质量检测合格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业十强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河南省诚信百佳企业
在河南肉制品行业,我市有一家集肉食品加工、冷藏、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能与我省“双汇”、“华英”、“大用”、“春都”为伍,跻身全省肉制品行业十强之列,实属不易。这家从“怀川崛起”到“驰骋中原”的河南“旗舰型”龙头企业,就是河南恒康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这家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拥有年屠宰生猪120万头生产线1条、4000吨和800吨冷库各1座、总资产1.18亿元、年产值4亿元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采访时看到,这里设备一流,技术先进,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
恒康始建于1994年,前身是一家村办企业。出身于屠宰世家的刘合成兄弟四人,为报效父老乡亲,把这家濒临倒闭的村办企业拯救出水火,几经易名,更名为河南恒康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刘合成兄弟接手的是一个只有几十间平房、几十个用砖头垒成的家庭式手工作坊,员工技术差,质量不稳定,资源不充足,市场无网络,但他们天生不服输,立志要把恒康做成中原“巨头”。
在中原肉制品行业,可谓明星荟萃,“双汇”、“华英”、“大用”、“春都”个个闻名遐迩,在中原乃至全国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恒康要在强手如林的中原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谈何容易。
淳朴、厚道、倔犟、聪慧的刘合成兄弟确立了诚信、质量、市场“六字”发展路径。他们抓质量、拓疆土、讲诚信,一年拼杀,恒康在焦作、郑州、新乡和洛阳等地小有名气。永不满足的刘合成兄弟在小作坊地盘上进行了二次创业:小作坊改成了860平方米的现代化车间,小冷库重新扩建成了800吨的冷库,市场营销从“中原突围”,产销量一路飙升,几百万元、几千万元,到2005年,公司产销量突破了亿元大关。
为了实施第三次创业,恒康公司总经理刘合成进京研修,到清华大学国际总裁班深造,副总经理刘方成到上海学习。学习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了驾驭恒康这艘大船搏击风浪、乘胜远航的本领。2006年,恒康公司决策层大手笔推出一系列举措:投资7800万元新建了年产120万头生猪屠宰线、2000吨冷库和500吨污水处理设施等3个大项目,摇身一变成了豫北地区最大的肉类食品加工基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恒康人深知肉类食品行业责任重大,该公司把为构建企业诚信体系、保障质量安全作为治本之策,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未经检验、检疫的产品决不上市销售,产品检疫检验达到了100%,产品合格率达到了100%,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恒康牌家禽、家畜系列产品被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评为“国家质量检测合格产品”和“河南省名优产品”,公司还被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品牌工作委员会列入“中国著名品牌”、“全国质量放心品牌”。恒康牌产品在郑州、洛阳、新乡、焦作等地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沈阳和兰州等国内各大中城市乃至港澳地区一路畅销。
有志者事竞成,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幸福和荣誉。该公司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河南省信誉质量保障示范单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诚信百佳企业”、“河南省质量诚信AAA级品牌企业”称号。公司还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河南省著名商标”、“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等荣誉。
谈及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刘合成信心百倍:“实施放心肉工程,打响恒康品牌,到‘十二五’末,年销售收入10亿元,为焦作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