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凶猛似打劫
999朵玫瑰8600元巧克力现身
以前过情人节送鲜花就行,现在得送手机、金项链。随着情人节送的礼品越来越重,情人节变成了白领阶层的“情人劫”,部分单身白领一个情人节几乎花掉了一个月的工资。
在青岛香港中路某广告公司工作的吴先生工作两年了,每月收入3000多元。由于春节之前刚交了一个女友。面对即将到来的情人节,吴先生煞费苦心,情人节还没过,连买礼物加吃饭,他一个月的工资已经打了水漂。
吴先生说,由于这是和女友过的第一个情人节,他一定要给女友一个惊喜。昨天,他在位于高雄路上的一家花店订了99朵玫瑰,加上包装共花了900元,又特意到商场买了一盒200多元的巧克力。
“送鲜花、巧克力总觉得太老套了,毕竟这是第一次正式送礼物,一定要给她一个惊喜。”吴先生说,现在过情人节都比较流行送手机、戒指、项链,为此,他12日又在台东一商场买了一条4.7克的金项链,花了近两千元。情人节还没过,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已经打了水漂。
吴先生称,为了这个情人节,自己可谓是不计成本了,按照计划,情人节当晚肯定会再找个西餐厅和女友一起共进晚餐,到时候花多少钱现在还不知道。
据了解,花掉近一个月工资过情人节的单身白领并不在少数。一方面,由于大多单身白领目前并无房贷、车贷压力,工资较为可观,经济条件尚可。此外,攀比心理也是造成单身白领阶层花费较大的重要原因,如果花钱少,套路老总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而且怕会影响在女友心目中的形象。
28块装成一盒,售价8600元天价巧克力,一年仅卖出一盒
批发玫瑰、团购电影票、自制巧克力
省钱过节,小伙有绝招
批发玫瑰、自己制作巧克力、网购影票和餐券,由于刚参加工作,手中余钱不多,为了2月14日情人节,市民孙先生想出了一个花钱不多,又能体面过节的方法。
去年9月,孙先生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每个月固定收入有2800元,除了交房租、水电费、日常生活,所剩无几。女友是大学同学,上学时过情人节非常简单,吃顿饭,送9朵玫瑰就可以。但工作以后挣钱了,虽然挣得不多,情人节也不能像原来一样简单。
孙先生介绍,情人节期间,玫瑰是一天一个价,他在香港中路、闽江路几个花店咨询了一圈,每支玫瑰都在10元至15元左右,20支玫瑰要花费200至300元,他决定去南山花卉市场批发。由于提前下手,批发价仅6元每支,20支玫瑰花了120元,他自己买了一些包装纸花去20元,情人节玫瑰花了140元。
巧克力也是情人节必不可少的东西,孙先生在佳世客、麦凯乐等商场转了一圈,虽然巧克力不像玫瑰一样涨价,但是好一些的巧克力价格都在200元左右。他最终选择了自制巧克力,在宁夏路一家巧克力工坊,孙先生亲手制作了一块“心连心”的巧克力,花费近70元。
鲜花、巧克力搞定,孙先生就在一些团购网站团购起电影票和餐券,团购了两张原价100元,团购价60元的《我愿意》电影票。随后孙先生在网站团购了一家西餐厅的双人套餐,原价380元,现价仅78元。“这家西餐厅在青岛位置有点偏,所以推出了便宜的价格,双人套餐有一份牛排、一份鸡排,还有餐前面包、水果沙拉等,重要的是送两杯红酒。”孙先生说,这份套餐非常适合情人节。
情人节当天是工作日,孙先生决定提前过节,邀请女朋友去西餐厅,然后送上玫瑰花和巧克力,最后去看一场爱情电影,虽然花费仅348元,但他相信女友会非常喜欢。
◎记者手记
情人节“烧钱”要量力而行
情人节收到什么礼物?是不少女白领暗暗攀比的一件事。在香港中路某银行上班的邵小姐坦言,办公室女同事那么多,情人节会收到各式各样的鲜花、礼物,同事之间聊天也会说起情人节收到的项链、钻戒,甚至手机、笔记本等高档礼品,没收到礼物的,即使不对男朋友发火,心里也是有些失落。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情侣过节,在鲜花、珠宝等礼物方面可谓是花钱不眨眼,有的人称情人节一年就一次,该花还得花,也有人说,情人节经济乐了商家,但是攀比只会造成一些人的负担。
青岛市政协委员王夕源称,情人节是舶来品,如今在国内已经非常盛行,但是情人节最重要的是情而不是礼,情人过节要量力而行,社会应该倡导理性过节,以免形成攀比之风。而且如果年轻人在情人节消费过度,爱情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就非常不稳固。情人节是增进感情的节日,而非促进消费的节日。(记者 孟艳)
民间打捞队队员揭秘行业内幕:
只有行规没有法规
张慧
2011年11月24日中午,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11岁男孩刘晓路在回家路上与同学打闹,不慎掉进排水沟,十几分钟后溺亡并沉入水底。事发后,刘晓路母亲向附近的通州区甘棠派出所报警,请求民警把孩子打捞上岸。但民警称,派出所不是专业的打捞队,孩子溺水应由专业打捞队打捞,打捞费用由被救方承担。
由于刘晓路父母没有答应打捞队提出的1万元打捞费,打捞队拒绝前去打捞。
此事引发各方关注,一时间,“小学生河边溺亡,民警索要打捞费”,“公民遇险救援费用由谁出”等帖子引起热议。溺亡者该由谁来打捞,如何收费才合理?日前,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先讲价付款,后下水”是行规
“‘先讲价付款,后下水’是行规,打捞队最担心的,是把尸体打捞上来后,看到死者家属情绪很悲痛,打捞费不好收取。”今年63岁的崔杰是北京市较早从事民间打捞工作的潜水员,在他看来,上述刘晓路事件中,警方、打捞队的做法都没有错,只是打捞队要价有些偏高。
崔杰告诉记者,1990年北京亚运会之前,北京市民间、警方都没有专门的潜水打捞队。他也是被人发现才干这行的。1999年,崔杰第一次接触溺亡打捞工作。当时,溺水者尸体打捞主要由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负责。2004年,北京市溺亡者打捞工作开始交由专门的打捞公司处理。当年8月,北京市公安机关决定,刑事案件等以外的溺亡者打捞一律交给本市潜水俱乐部负责,“一般是警方先接到报警,然后再联系我们去打捞。”崔杰说。
崔杰了解到,北京市警方这样决定,是因为其治安总队潜水队人数不多,负责水下赃物证物打捞、水下刑事案件和首都的水下安防等任务,工作已超负荷,无力负责民事溺亡尸体打捞。
“得有一定的潜水资质才能干打捞业务。”崔杰谈到潜水员一般要有CMAS(世界潜水联合会)等颁发的证书。从2004年起,崔杰每年开始有固定的尸体打捞来源。2004年,他参与打捞了18名溺亡者;2005年,21名;2011年,他参与打捞事件13起。
目前,北京市各级公安机关都有全市各潜水俱乐部的电话,一旦发生溺亡事件,一些潜水员就会接到打捞任务。
不过,北京市快浪潜水培训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潜水教练告诉记者,潜水俱乐部并不愿意接打捞业务。因为跟潜水培训等业务相比,溺亡打捞的收益并不高,有时是“吃力不讨好”——打捞水域的能见度很差、水流速度快、打捞范围广,在浑浊的水下打捞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家属不付费,警方也会付”
2011年8月25日凌晨,崔杰接到北京市昌平区警方电话,称有一男子游泳时溺水身亡,让他去打捞尸体。
这次打捞,崔杰花了两个多小时,“水下作业需要一定的潜水经验,水下打捞比作为娱乐健身的潜水活动困难得多,水质条件差,对水底环境不熟悉等都会给打捞带来困难。”
崔杰没担心打捞费用问题,因为民警在电话里称由死者所在的单位来支付。
“即使死者单位没支付,我也不在乎打捞费没着落。”崔杰说,目前北京市溺亡打捞通行做法是——打捞队负责人与家属等事先在电话里谈妥价格,有时民警代为转达。
“民警在中间就像是中介。”崔杰说,因为每年都跟北京市各区的警方打交道,警方也熟悉了打捞队的价格,他们先与家属和单位提出打捞费的事,再跟崔杰这样的打捞者联系让其去打捞。“如果溺亡者家属没有支付打捞费,警方也会给我们的。”目前,崔杰跟海淀、怀柔、密云和朝阳四区警方有过合作,打捞费一般在6000元左右。
“为什么打捞费定在6000元左右?”面对记者的疑问,崔杰算了一笔账,6000元打捞费包括:支付给两三个助手、司机的劳务费,潜水服等辅助工具的折旧费,剩余的两三千元才是打捞的所得。
如果碰到特殊情况,比如说冬天打捞,或者是在作业难度比较大的深坑里打捞,费用又会高出几千元。
“人们对有偿打捞常有误解”
近两年,民事溺亡事件中的尸体打捞交由民间打捞队,在没有法律法规约束的情况下,漫天要价的情况多有发生。2009年,湖北荆州大学生溺亡,渔民牵尸索价曾深深刺痛了无数人的神经。
对于此类事件,崔杰认为,现在有些潜水俱乐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打着“溺亡打捞作业”的名义,索要万元以上的高额打捞费,产生很多负面影响,“总体说,有潜水资质的队伍怕没费用保障;而没资质的,又缺乏职业道德操守。”
“人们对有偿打捞常常有误解,当潜水员因价钱没谈拢而拒绝打捞时,就会被指责‘见死不救’,‘赚死人钱’。其实,我们是捞尸,并非救人。”崔杰常会跟人解释,人在淡水中三到五分钟、海水中六分钟左右,肺泡就已破裂,超出这个抢救时间生命就无法挽回,“我们接到电话去捞人,一般都是尸体已沉入水底了。”
与误解相比,更难承受的是伤痛。采访中,崔杰经常咳嗽。他告诉记者,他的呼吸系统不好,是这几年冰下打捞作业的结果。打捞队队员最容易遭受面部挤压伤和肺部气压伤。
2008年1月,崔杰曾协助民警打捞海淀区一辆跌落化粪池的别克轿车(当时并不清楚车内人员逃生与否),在化粪池这样几乎不具备潜水条件的“水域”,崔杰没有封闭的潜水设备,只能用嘴含普通吸管裸露头部下“水”作业,此事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然而,在对潜水员敬业的赞扬背后,少有人知,崔杰本人因这次打捞而被细菌感染身患皮肤病。
“打捞者还要承受心理压力。”崔杰说,水中被浸泡的尸体容易脱皮,水下超过5米幽暗光线下还会有色差,此时突然遭遇尸体,一般人难以承受。
所有的病痛,都需要崔杰个人承担治疗费用。
2012年,因为病痛,崔杰打算逐渐退出打捞尸体这行。未来,打捞工作主要交给他的徒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