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报热线·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微两会·党报有约
张春喜家墙上的感恩语
上周我市农副食品价格整体回落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开始报名
郑州铁路局加开部分临客
近期道路交通事故频发
图片新闻
宋寨“老怀梆” 一唱六十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寨“老怀梆” 一唱六十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怀梆剧传人赵玉清(右)在为演员整理头饰。
  ↑演员们在演出间隙围着火盆烤火取暖。
  ↑今年55岁的武自琴从17岁开始演戏,是剧团的台柱子。这是她在《穆桂英下山》中扮演穆桂英的剧照。
  ↑72岁的王分玉老人在化妆,他在《穆桂英下山》中扮演老将军孟良。
  ←一名演员在对着镜子化妆。
  ←宋寨村怀梆剧团在演出传统古装怀梆戏《穆桂英下山》。
  →剧务人员在整理演出用的服饰。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影报道

  刚过春节,沁阳市紫陵镇宋寨村怀梆剧团的演员们就又开始忙着走村串乡演戏了。

  怀梆是河南省古老的稀有地方剧种,发源于明朝怀庆府一带,亦称“怀庆梆子”、“老怀梆”,形成于明洪武永乐年间,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唱腔、道白、伴奏、身段和特技表演等均具有粗犷、奔放、豪迈、激越的特点。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宋寨村怀梆剧团成立了。当时,村民们兑钱、兑粮做经费,戏迷们自己上山砍木材制作道具。四五十名演员、乐队队员、剧务成员都是清一色的农民,他们农忙务农,农闲唱戏。60多年来,演员们换了一茬又一茬,怀梆戏一直萦绕在村民们的生活中,村里的大人、小孩都能吼上几句。剧团中,有许多夫妻、母女、叔侄关系的演员。

  现在,除了逢年过节在本村演出外,演员们每年都要到周边的乡村演出几十场。尽管演一场戏每人仅有10元钱的补助,尽管演出条件很艰苦、环境很差,但演员们谁也没有抱怨过,对怀梆的共同热爱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激情和快乐。

  宋寨村怀梆剧团能发展到今天,得益于村两委会的有力支持,该村专门腾出房子作为剧团的排演厅,还建起了演出舞台。去年春天,该村还成功举办了为期四天的“首届乡村怀梆艺术节”,吸引了周边县市9家农村怀梆剧团参加展演。近年来,该村每年都要出资1万余元,为剧团更新服装、道具等。目前,村两委会6名干部中,有5名在剧团中担任角色。村党支部书记陈典义虽不在剧团,但也是个老戏迷,他曾经一次拿出9万元,为剧团购置了包括造雪机、布景在内的一大批服装、道具。

  宋寨怀梆戏,一唱六十年,不仅活跃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使这个古老的艺术奇葩得到了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怀梆剧种第五代传人赵玉清老人夸赞说:“这个剧团唱的怀梆戏正宗、古老、原味,现在非常难得!”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