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张旭)新农合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整体推进、城市数字化医院全面启动……昨日,记者从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城乡群众就医将有更多利好消息。
新农合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2012年,随着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290元,保障水平也相应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在省、市、县、乡级定点医院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65%、70%、80%、90%,住院补偿封顶线由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一次性住院费用超过6万元的报销比例提高到80%、超过10万元的提高到90%,有效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与此同时,今年,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将全部开展新农合按病种付费,计划试点病种在100个以上。
基本药物制度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
今年,我市将全力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月1日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村卫生室的全覆盖;5月1日前,一体化管理全面到位,村卫生室按新的管理机制实现规范运行。
此外,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在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城不同价的问题。继续探索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严格考核,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比例。
城市数字化医院建设全面启动
今年我市将在进一步完善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市县两级公立医院数字化、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力度,尽快实现卫生信息市、县、乡、村纵向联结和覆盖卫生主要业务领域的横向融合。
今年5月1日,城市数字化医院将全面启动,力争3年建成;县级医院数字化建设全面铺开,重点突破。2月底以前,沁阳、修武两县市实现县、乡、村信息化纵向连通,村卫生室实现电子处方、电子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