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张旭、刘雪岩)“我也想过一下城市‘80后’的生活,哪怕一天……”昨日下午,25岁的新生代农民工任莉芳这样诉说自己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我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已接近10万人,广泛分布在建筑、煤矿、餐饮、娱乐、旅游等行业,为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怎样?两会召开前夕,团市委对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焦作新区、博爱县等县市区973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会议座谈、现场调研。
从调查情况看,在业余生活中,有67.5%的人选择看电影或电视,22.5%的人选择上网,14.2%的人选择打牌、打麻将。进一步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更喜欢和希望参加的有组织的文化活动排在前三位的是文体娱乐类活动,知识技能培训和提供阅览室、借书等服务,分别占29.2%、29%和17%。
如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带着这样的问题,昨日下午,团市委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团干、社会公益人士和新生代农民工代表进行座谈,倾听新生代农民工的心声。
25岁的任莉芳是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线工人,在焦作打拼的四年时间里,业余时间她基本都在宿舍度过。她也想和城里的同龄人一样,闲下来时能看看电影、唱唱卡拉0K,但生活的压力不允许她多花一分钱。她希望和城里的同龄人一样,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希望过一天城市“80后”的生活。
与莉芳一样,在我市一家建筑工地上班的马卫乐,每天辛苦劳动之余,多是靠看电视打发时间,业余生活也非常单调。对自己的业余生活,他没有过多的渴求,只希望能在休息的时候打打篮球、乒乓球,看看书。农民工李剑伟、段永明、罗俊也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
加强城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针对农民工开展一些文体比赛活动;引导企业开展文化活动,改善农民工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如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将形成一批质量高、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在我市两会上提出,推动全社会更加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