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学杰
由餐厨垃圾中产生的地沟油提炼成食用油回流餐桌问题,经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那么,我市的餐厨垃圾监管处理的现状如何?两会召开前夕,记者走访了部分市民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发现这一问题已是大家议论的热点,并希望两会能予以关注。
山阳区市民李亚洲一直热心公益事业。他认为,地沟油回流餐桌主要是个别人丧尽天良、利欲熏心的不法行为,应该加大打击力度,增加他们的违法成本,使他们不敢胡作非为。
在塔南路开着一家小饭店的市民张新卫则认为,打击固然必要。但是,不从源头上堵住餐厨垃圾的无序流通,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我们开饭店的,每天都会有剩菜剩饭,怎么处理?开着三轮车来收的,谁知道他拉去干啥了?我们也不曾想他们拉走会弄成食用油危害老百姓,可我们能有啥办法?
市民李先生最近比较关注餐厨垃圾处理问题,去年他还向有关部门提议将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工程。他认为,餐厨垃圾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经过科学处理后可以生产生物柴油、有机肥和沼气,对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十分有利。
在市城管局记者了解到,根据人口数量和饮食习惯,我市市区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约为150吨至200吨。一般都是按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处理或者被拉走喂猪甚至被倒卖给非法油脂加工企业,危害很大,基本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其实,市城管、环卫部门早几年就已经开始关注餐厨垃圾的处理问题,现在正在加紧起草相关的管理条例,从立法的高度和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对餐厨垃圾进行有效管理。
据市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去年年底,我市新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申报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已经通过了区、市、省的立项备案核准,前期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近日,记者在新生生物公司看到,生产区内已经建起了餐厨垃圾储存罐、发酵罐、反应釜等设备,由北京、上海、郑州等地的研究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工艺方案,就摆在公司负责人的案头。该负责人介绍,这家企业原本就是以餐厨垃圾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但是因为餐厨垃圾收集困难,一直处于停产状态。目前,他们已经成功筛选出了国内最先进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待项目建成后,餐厨垃圾将变废为宝,成为能替代柴油的生物柴油。这位负责人希望政府和人大、政协能够切实重视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工作,城管、环保、卫生、食品、工商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政府、企业、社会齐心协力,保证食品安全,为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