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挺山阳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宪法地位,决定了国有资本在中国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据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多年来,在焦作区域经济版图上,活跃着三支重要国资力量:央企、省企和市属国企。这三支力量在焦作优势和主导产业体系中举足轻重,甚至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如能源、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金融等行业。近年来,外地国资也纷至沓来,成为第四支助力焦作的国资新军,如厦工机械、奇瑞汽车等。
在央企中,撇开邮政、电信、铁路、银行等不论,加工制造业中我市就有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中国铝业焦作万方、中国化工风神股份、中国兵器河南平原光电、中国化工昊华宇航、中国通号集团焦作铁路电缆厂、中粮集团蒙牛乳业、武汉钢铁公司焦作矿、中电投焦作丹河发电公司、中国华润集团焦作华润热电公司等。省企在我市主要有河南煤化焦煤集团,虽数量不多但其地位特殊、作用巨大。市属企业中如公交公司、盐业公司、博爱农场、商业银行、投资集团、新时代交通发展集团、绿源热力公司等几十家企业在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产品提供、改善服务民生、培育战略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在市城区经济总量中,国资国企在资产、销售收入、实现利税三项指标中分别占到60%、70%、80%。全市销售收入过40亿元的5户企业全部集中在国资国企,其中焦煤集团过200亿元大关、风神股份冲破100亿元。在焦作注册的焦作万方、风神股份、鑫安科技、多氟多、佰利联、中原内配、新开源等7家上市公司全部为国资控股或国企背景的企业。上述数字意味着,焦作国资的力量并没有减弱,从百亿级企业、百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来看,焦作国资整体实力、价值创造力明显提升,国企活力、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引领和带动力明显增强。国资国企坚挺山阳,国资国企成就山阳。
长期以来,焦作的能源、原材料等传统资源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左右,资源消耗量大、产品附加值低,多数产品位居产业链末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占据传统产业比重较高的我市国企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而且相当突出。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焦作国企承担着自身转型和带动促进全市经济转型的双重任务。
国资国企要先行先试先转。先行是因其处于龙头,头不动则身不行;先试是因其承担着更多社会责任和改革期待;先转是因其带动力量强大,大先转而后行随。各类国企都应秉持“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统筹规划国有经济发展布局,坚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抓大产业、大企业、大平台建设。要让经营业绩不佳、资不抵债、长期亏损的企业加快退出市场,为优势企业发展腾出空间和资源。要在“产权多元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上下工夫,积极引进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搞好央企对接,统筹地方企业、地方国企和央企调整重组,形成国有资源配置的大融合。要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规划、引导、协调国资国企,围绕经济转型示范市的目标任务调整发展思路和理念,谋划好发展布局,制定好工作措施,从政策、资金、要素保障等各方面支持好国企自身转型,以国企转型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对各类国企发展都要胸怀一盘棋、情同一家人、服务无差别、困难同分担,凝聚起共同发展的合力。
经济转型需要国资国企的龙头带动,基础设施和基地支撑需要国资国企提供保障,“四集一转”、“产城互动”需要国资先行,融合高端、集聚发展需要国资国企率先突破;“六网建设”、“三化协调”需要国资国企强力推动。国资国企山阳脊梁,国资国企山阳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