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动物保护伦理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博弈
羊城竞放郁金香
曲靖旱灾苗不长
海协会委托海旅会在台人员
探望受伤大陆游客
大同副市长被大舅哥杀害
嫌疑人已归案
香港增加内地本科生名额
云南楚雄全力抢救伤员
伤员中有3名外籍华人
延伸阅读
我国银行业2011年总资产
达113.28万亿元
克拉玛依油砂矿资源勘探
已落实储量5760余万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熊取胆”争议观察:
动物保护伦理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博弈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新华社记者 杨毅沉

  “取胆之后,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日前在有关新闻发布会上就“活熊取胆”所作的说明,不仅没有缓解“活熊取胆”的社会争议,还被网民反讥讽为“痛快论”,更有动物保护组织指出中药协会所说与实际情况不符,有替人“圆谎”嫌疑。

  而记者广泛采访发现,所谓“活熊取胆”争议,实际上是一场动物保护伦理与传统产业发展如何取舍的博弈。

  坚持动物保护伦理观点的人士大力抨击“活熊取胆”是对熊的虐待。

  国内著名野生动物保护人士、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奚志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活熊取胆”这种对野生动物的虐待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这很难从道德伦理上讲得通。“如果熊猫也可以驯养繁殖,那是不是也可以有‘熊猫宴’?”奚志农质疑道。

  从事环境伦理以及人与动物关系研究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莽萍认为,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善待万物、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感情,目前社会大众对于归真堂上市以及“活熊取胆”如此统一的反对之声,证明网民对于一些说法并不买账,有些背离人性的行为已经伤害到了公众情感。无论“活熊取胆”的技术再怎么提高,都无法改变伤害动物的本质。

  对于如此强烈的民间反应,房书亭透露,经过多年来的行业规范,目前国内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化养熊场有68家,黑熊总存栏量已超过1万只,其中有6000~8000只黑熊可取熊胆。同时,他再次强调,自己亲身探访过多家熊场,对目前技术与环境的改善表示满意。他也表示,自己曾前往归真堂公司的养熊场实地参观过黑熊的生存环境。“在那里的黑熊生存条件不错。”他说。

  在关于“活熊取胆”争议愈演愈烈的背后,很多环保人士认为,在国内、国际野生动物保护日益接轨的大环境下,我国中药产业可能将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应对环保反思大潮。

  在去年中药协会组织的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乘明博士曾表示,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不能走两个极端:第一,要把所有的资源保护起来,谁也不能动,这种是极端的保护主义,我们要坚决避免。第二,也不能见到什么就吃什么,见到什么就用什么,无限制消耗自然资源,这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

  记者从一份名为《中国活熊取胆业资料》的文件中看到,目前仍有不少企业从事黑熊饲养取胆与相关药品生产,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含熊胆药品有200多种,一些著名药企均有相关产品生产。对此,中药界人士对于“活熊取胆”以及相关药品发展趋势的看法值得关注。

  北京同仁堂集团专家委员会专家赵小刚认为,从中成药的角度讲,熊胆作为入药原材料,是无法百分之百完全替代的,但有很多中草药有类似的效果。他介绍,除了作为入药的原材料,目前市面上很多熊胆制品都属于养生品,这些需求本身更多地提供给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但从发展中药产业的角度讲,毕竟这算得上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笔遗产,如何权衡野生动物保护与中药资源的利用值得深入思考。”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专电)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