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博爱县的焦作市卷烟物流配送中心。
海华公司精梳纱车间。
——工业经济形成新优势。该县出台《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强化经济运行监测指导和生产要素保障,夯实集聚发展平台,加快转型升级,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预计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76亿元,增长19.3%;利税57.5亿元,增长20.3%;产销率达到99.5%。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19家。四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占限额以上工业的74%,汽车零部件产业入选全市首批十大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区新入驻企业13家,建成区面积达6.31平方公里。新开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成为该县首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创建2个河南省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2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项目建设再掀新高潮。突出项目建设抓手作用,建立“7∶2∶1”税收分配机制,调动了全县上下加快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深入开展项目建设环境评议,强化督察问效,部门和乡镇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有效缓解了项目落地难、进地难和推进难问题。108个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1亿元,增长21%;制动器公司易地建设等26个项目建成投产投用;燕京公司10万吨纯生啤酒等34个项目开工建设。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谋划了317个重大项目,为经济发展积蓄了后劲。
——改革开放凸显新成效。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引进了山东胜通公司20万吨钢帘线和华士工业园、金鑫公司10万吨不定型耐火材料等一批项目,还有53个项目正在对接洽谈。扩大外贸出口规模,预计全年出口1.3亿美元,增长22%,总额居全市第二、全省第八位。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成鑫绮公司等4家企业改制工作,博爱药业等6家企业改制工作扎实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节资增效8000余万元。出台了《引进高学历人才暂行办法》,招聘了一批高学历人才服务企业发展。
——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该县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建设的意见》,强力推进焦博一体化,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3.5平方公里。强化规划引领,完成城区22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城区“三纵五横”水系等规划编制。加大建设力度,完成群众企盼已久的中山路、月山路北段改造等工程,市人民路博爱段、幸福河、蒋沟河城区段治理等工程快速推进。新建人行道3.4万平方米,整修城区道路11条并安装了路灯。建成铭源新城等6个小区,清华苑等7个小区加紧建设,3个旧城改造项目启动实施。整修农村道路42公里,扎实推进13个新农村示范村和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行城管联合执法,强力整治环境卫生,城乡面貌大为改观,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县城届满复验。
——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该县农业生产克服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粮食连续8年高产、稳产。新流转土地1.1万亩,新增拱棚2500座、蔬菜标准化种植面积6000亩,生姜、山药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荣获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先进县称号;新注册17个农产品商标;浩润公司等3家企业成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住中央大兴水利机遇,实施丹东灌区节水改造等10项水利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2万亩,解决了农村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推广各类农机具1500余台(套);平原植树30.5万株,山区工程造林1.5万亩。
——商贸旅游业实现新提升。青天河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高标准编制了青天河景区旅游整体规划,并顺利通过省级评审。月山寺旅游路、青天河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和日月潭水上乐园建成投用,与省盐业担保公司、宇通公司开展战略合作,规划实施旅游地产、月山寺扩建等项目。成功举办“红叶节”、“省直机关登山健步走”等活动,博爱旅游知名度明显提升。加快推进中山国际广场、清化商厦建设,启动博爱迎宾馆等项目,引进了国家供销总社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项目。
——投融资工作取得新突破。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成功创建“河南省优秀金融生态县”;成立了聚晟投资公司,与中信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完成恒信投资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加强投资担保行业的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博洋公司在天交所挂牌交易,裕华公司上市通过证监会审核,岩鑫公司与国内500强企业北京金隅公司实现战略重组。储备了22宗、2513亩土地,3.5亿元专项收购贷款正在审核;挂牌出让拍卖6宗、240亩商住用地,为城市建设筹集了资金。
——民生事业有了新进步。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有效,新增就业岗位7574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征缴各类社会保险费1.6亿元,参保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769.3万元;安顺居小区等3个廉租房项目加紧建设,326户城区住房困难家庭入住廉租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11年高招本科上线较2010年增加137人,县一中王云飞同学夺得全市文科状元并被北京大学录取;开工建设光智中学和特教学校,完善月山中学等5所学校配套设施,加固改造2所学校校舍。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建成寨豁乡卫生院病房楼,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即将投用。其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成3个乡镇文化站和115个农家书屋。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全民健身等活动,群众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加强社会管理,圆满完成村委换届选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及时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启动“六五”普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回眸2011
——“十二五”亮丽开局
2011年,面对复杂形势和各种困难,博爱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强力实施“四大战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初步统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3.9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比达到10∶71.9∶1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亿元,增长27%;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7.7亿元,增长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7亿元,增长19.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4亿元,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43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79元,增长10.5%。总体上看,去年该县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呈现出科学发展的好趋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博爱县又一家企业在天津股交所上市。
市人民路西延工程紧张施工。
投资1500万元的苏家作乡凯瑞合作社标准化奶牛饲养场。
中原合作社生姜规模化种植。
村民搬新居,农村变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