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日,元旦假期的第三天,孟州市委召开四届三次全会,积极谋划新一年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紧锣密鼓地拉开了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序幕。
确立一个总目标:
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
会议经过深入调研和认真研究,把“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确定为将来一个阶段的总体发展目标。结合当下孟州发展实际,2012年具体发展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步提高,人均指标居全省前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困难群体生活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强化一个总基调:
好中求快
在巩固良好的发展趋势、发展态势、发展气势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健康发展。按照这一总基调,抓好项目建设,加强与孟州产业关联度高的国际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的联系和对接,谋划一批投资额度超十亿元乃至几十亿元的重大项目,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把引进战略性产业龙头项目作为首要任务和主攻方向,围绕招大引强进行招商,整园区进行招商,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能够形成产业的大项目、好项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力度,抓好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进一步凸显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升核心竞争力;掀起全民创业热潮,用足用好企业家培训专项资金,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充分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制定完善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和体制机制,引导扶持孟州人民积极开展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就业、以创业兴家业、以创业促事业。
明晰一条总思路:
城市带动 产业支撑
农业提升 民生改善
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按照“中心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错位发展的思路,集中优质资源,全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坚持因地制宜,扎实推进中心镇建设;科学规划布局,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制定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农民进城;保护建设并重,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产业支撑,壮大实力,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紧紧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既要坚持做大总量,又要不断提升质量,积极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财力保障。
农业提升,强农惠农,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抓好粮食高产创建,鼓励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民生改善,造福百姓,实现“三化”共建共享。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提高计生优质服务水平,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严格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缓解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巩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平安孟州”建设,进一步畅通民意渠道,加强食品、药品、生产安全监管,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更好地凝聚民心,形成共同推进“三化”建设、共享“三化”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
搭建一个总平台:
孟州产业集聚区平台
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对外开放产业集聚区”创建为重点,按照园区化发展的要求,做好新的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对现有的园区进行调整和完善,推动现有园区上台阶、上水平,并规划一批新的专业园区,以此带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要加快推进“六纵四横”道路、污水处理厂、现代物流园等工程,尽快启动创业园综合服务楼、铁路专用线、供水工程、工业垃圾处理厂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集聚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规划一个战略总定位:
四大主导产业战略定位
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重点,不断扩大气缸套、活塞、轴瓦、机体等汽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规模化生产,模块化供应,通过科技开发创新,使主导产业进一步向高端延伸,同时作好进一步拓展其他行业的硬件和软件准备,逐步建成世界最大、最强的汽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以核黄素生产为基础,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生物防腐保鲜剂、食品添加剂和医药中间体等,成为世界最大、最强的核黄素生产基地,以及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生物发酵产品生产基地。
皮毛加工产业:以产业升级为重点,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为目标,重点发展制鞋、制衣、皮具、箱包等皮革制品和家居生活、汽车内饰、旅游购物等皮草产品,成为世界最大的羊皮皮草和皮革生产基地。
新材料产业:以提升精深加工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力度,不断扩大国际和国内市场份额,努力建成国际、国内品种最全、质量最稳、市场最大的多晶树脂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碳化钨等超硬材料生产基地。
提供一个总保障:
以加强党的建设
打造一支优良团队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党员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坚持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制定和完善干部工作各项程序,做好市镇(乡)两级人大、政府和市政协换届工作,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新方法,强化干部日常监督,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大兴谦虚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善于创新之风、务实重干之风、勇于担当之风,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研究制订人才发展规划,重点实施好人才工作“十百千计划”,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干部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干部勤政廉政教育监督,坚持维护群众利益,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强同无党派人士、工商联的团结,坚持党管武装,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