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要闻C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廉租房里的幸福生活
福利院里的“洋”义工
新春走基层 怀川好风景
小村表彰“大孝子”
“盲人愚公”惜春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盲人愚公”惜春时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陈作华

  人勤春来早,荒山吐新苗。

  被誉为当代“盲人愚公”的璩正茂,为绿化荒山不愿错过一点墒情、不愿浪费片刻光阴。这不,他趁着年前山上下了场雪,大年初一吃过午饭就回到山上补苗种树,半个多月里山坡上又多了几百棵树苗。

  璩正茂,今年59岁,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人。23年前,他的双眼在开山炸石中受伤失明,左手也失去了两根手指。1999年,璩正茂承包了350亩荒山。从此,他带着老伴把荒山上的草棚当成家。13年来,他和老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披荆斩棘,挖坑植树,如今已在荒山上栽下树苗6万余株。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前夕,当地村民上坟引发山火,璩正茂种下的30多亩树苗毁于一旦。他又气又急,大病一场,从此,每年春节都要守在山上。今年临近春节时,他动员全家人到山上防火,大年初一早上才与老伴回到山下的家。刚吃过午饭,他又让亲戚把他送到山上。他的老伴说,这已经是他第六个年头在山上过春节了。

  2月9日,记者再次来到璩正茂所承包的山上。刚转过一道山梁,就看见几个在山坡上挥动锄头的身影。随行的柏山镇的同志说,那就是老璩和他的家人。走近时,记者才看清是老璩的老伴和大儿媳在给小核桃树挖浇水的坑。老璩眼看不见,不能挖坑,就用脚到处探寻荆条的根。凡被他的脚碰到的荆根,都无一幸免地被刨出来。

  “不放心呀,光怕山上着火。再者,也想趁着墒情补种树苗。”璩正茂说,“1月21日那天,山上下了雪,积雪有四指厚。有墒情栽下的树苗才容易活,像柏树一类的苗木一旦成活就不容易死。要不是孩子们催我回家过年,我真不舍得下山。”

  老璩大年初一下午上山后,第二天就让领他上山的亲戚跟着他一起补种树苗。亲戚把老璩的锄头放到缺苗的位置,老璩挖好坑,扶着树苗让人培土。就这样,到农历正月初五时,他已补种了上百棵树苗。到了农历正月初六,全家人都被他叫到山上干活。直到农历正月十五,家人一再要求去赶庙会,他才给大家放了一天假。

  2月1日,老璩干活热得出了汗,就把外衣脱了,谁知竟然感冒了,嗓子和浑身都疼了起来,吃药都不管用。老伴把他领到山下镇卫生院输了两瓶液,针头拔掉后老璩又回到了山上。

  一年之际在于春,土有墒情更珍贵。老璩说,他一年四季最盼望的就是下雨下雪。要是老天不送水,他就叫儿子到三四公里外的地方拉水浇树。买水的钱加上运输油费,一车水要花30元钱。车子加300元的油,只能拉10车水。去年秋季雨水多,种下的柏树苗九成以上都成活了,可入冬后雨雪稀少,老璩时常为拉水浇树的事犯愁。

  “要不了几年,我承包的这片山地就能绿化完了。到那时,我想扩大绿化面积,把别人承包但又不好好种树的荒山接过来,让这山上多点绿色。”老璩说。

  山上的风很大。老璩与记者道别后,继续在风中挥动着锄头。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