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冯振乾 李小玲) 2月14日,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的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包括武陟县在内的全国101个县(市)获得了国土资源部授予的“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荣誉称号。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集体创建活动。武陟县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国土资源集约节约模范县创建试点县。该县严格按照"严控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总体工作思路,以用地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武陟实际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
抓好观念转变。该县成立了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领导小组,制订了一系列的土地管理工作机制,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将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列入全县干部培训计划,培训人员8000余人次;充分利用6.25、12.4等法定宣传日,深入开展土地法律法规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活动,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
坚持政策引导。该县坚持"工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村民住宅向中心村集中"的原则,修编完善了《武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出台了《武陟县项目投资评估办法》,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向产业集聚区、詹店新区集中,并严禁在城区(城中村)乱划宅基地,不断加大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力度。
严把三个关口。该县严把项目预审关,优先保障了高新技术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用地;严把土地出让关,对土地一级市场实行计划供应,对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全面实行"招拍挂",用市场调控手段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严把项目竣工验收关,对未达到出让合同约定的投资强度或建设容积率的项目,暂停办理土地和房产登记,并限期追加投资建设,同时,加强项目用地供后监管,对闲置土地时间超过2年的,坚决予以收回。
建立三项机制。武陟县将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列入乡镇重要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严格的目标考核机制;并建立土地联合执法机制和挖潜盘活机制,提高集约用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