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1,博爱县工业经济在“十二五”开局年大考中连创佳绩——108个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1亿元,同比增长21%;四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占限额以上工业的74%,汽车零部件产业入选全市首批十大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功能更加完善,招商引资成效斐然……在争创焦作市“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县的嘹亮号角声中,该县工业经济继续高举跨越发展的旗帜阔步前进。
工业主导型经济茁壮成长
一个区域的发展战略,需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工业强县更应该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该县按照“发挥优势、培育龙头、完善链条、壮大集群”的发展思路,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努力在提高规模质量上下工夫,目前已形成以好友公司、赛尔公司、强力公司等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新开源公司、广安公司为龙头的生物化工业;以海华纺织、奥天琪公司为龙头的服装纺织业;以月啤(燕京)公司、妙字号公司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2011年,该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四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占限额以上工业的74%。同时,该县大力发展光伏材料、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另外,该县确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科学规划,点上突破;制度规范,全民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思路,并出台优惠政策,对新上循环型项目实行“试运行制度”,即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循环型项目试运行1年内免收一切行政收费;设立循环经济贡献奖,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组织开发和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企业。去年,新开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成为该县首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
项目拉动提升发展后劲
2011年,该县10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1亿元。其中,裕华公司年产7.5万吨高白玻璃等22个项目建成;好友公司年产500万套半钢子午胎等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同时,该县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新机遇,加强项目储备工作,目前已收集、汇总对接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项目317个,项目总投资1428亿元。
项目建设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缘由何在?在谋划决策,在打造环境,在优质服务。该县经济部门负责人一语道破个中原因。该县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一号工程”,通过采取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等措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同时,该县严格落实“四个一”工作措施,坚持项目建设工作例会、领导班子定期督导项目等制度,不断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及时调整完善项目建设税收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服务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题,全县项目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此外,该县还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经济形势,积极寻找市场前景好、产业附加值高的优势项目,充实到县项目库,做到规划一批、论证一批、实施一批。去年以来,该县先后引进了山东胜通公司年产20万吨钢帘线、华士工业园和金鑫公司年产10万吨不定型耐火材料等一批项目,还有53个项目正在对接洽谈。
“输血壮筋”激发发展活力
该县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主载体,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要求,以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完善功能、搭建平台为抓手,强力实施投资倍增计划和大招商行动计划,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该县严格按照“产城一体化”要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亚行贷款、BT模式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7.2亿元,重点实施了“水、电、气、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该县积极利用建投公司、恒信公司等投融资平台,累计融资约5.7亿元,有效缓解了项目和企业融资难题。
该县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行“利益共享”政策,即按照产业布局规划,县、乡镇引进项目需要在产业集聚区内摆放的,由引资方、项目所在乡镇和项目占地村街按照7∶2∶1的比例分享企业税收地方留成部分,让广大群众共享项目建设的成果。2011年,该县产业集聚区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2个,总投资65.5亿元,合同利用县外资金63亿元,实际到位县外资金7.5亿元,同比增长21%。在项目建设的拉动下,该县产业集聚区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税20亿元,同比增长50%。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