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广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明、安全、畅通的魅力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明、安全、畅通的魅力
——市公安交警支队2011年工作精彩回眸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石洪波在全市大中型企业、执法监督员、新闻媒体座谈会上,征求社会各界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市公安交警支队政委王业平在“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中,深入辖区走访群众,征求意见。
  民警给机动车粘上文明驾驶车贴,提醒驾驶员文明驾驶。
  强化运输企业驾驶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交通民警与出租车驾驶员进行换位体察。
  民警在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中,教学生学习交通指挥手势。
 
   

  什么是魅力?

  在市公安交警支队的工作中,英姿飒爽的交通指挥民警有魅力;“清网行动”中追捕交通肇事逃逸逃犯的民警有魅力;每天坚守在校园门前的警花“护卫天使”有魅力;每日忙忙碌碌的车管所民警同样有魅力……

  魅力的力量何在?

  三年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进入最后一年,市交警支队积极努力探索和尝试,文明的魅力正感染着我市每一位市民远离交通陋习。

  全市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安全的魅力也在继续提升,助推和谐焦作的发展步伐。

  平安畅通县区创建锦旗招展;“清网行动”硕果盈枝;酒驾整治名列前茅;交通违法有奖举报效果初显;警务机制体制改革万象更新。畅通的魅力,亦如一杯醇酒,在南水北调工程、东方红广场改建、人行道过街天桥的改建等具体工作中散发着幽香。

  文明、安全、畅通的魅力又从何而来?

  我们当然不能忘记市公安交警支队民警为打造文明、安全、畅通城市而付出的心血与汗水,也不能忘记市公安交警支队工作的十大亮点——

  本版图片均由市公安交警支队提供

  魅力之源一

  领导带头,交警队伍再树新形象

  领导身先士卒带头干事创业的魅力,是队伍形象塑造的源泉;领导班子团结实干凝神聚气的魅力,是队伍打造战斗力的源泉。

  2011年,市公安交警部门在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石洪波,支队党委副书记、政委王业平的带领下,以“压事故、保畅通、保安全”为目标,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着力解决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力求实效;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门评警”大走访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党建氛围;深入开展全员练兵活动,对全市交通民警开展执法理念、执勤执法工作规范、信息化平台操作、心理咨询等内容丰富的培训;精心组织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市公安交警部门重树新形象,也为再创新辉煌打下了坚实基础。

  魅力之源二

  源头管控,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下降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2011年,全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152起,共造成75人死亡,13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4388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3.14%、5.06%、26.74%、52.66%,再一次实现了交通事故四项数据全下降。而这一切,均得益于“压事故、保畅通、保安全”的科学目标,得益于《焦作市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管理办法》的全面推行,得益于落实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校车“户籍化”制度的源头管控,得益于事故“黑点”的排查整治,得益于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规范有序。

  魅力之源三

  平安畅通,出门无碍是通衢

  畅通,是安全的保障,更是公安交管工作的追求。2011年,我市在平安畅通县区建设上取得长足进步,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成为全国、全省先行者。我市沁阳、孟州、修武被评为国家级平安畅通县区,博爱、温县、武陟被评为省级一等平安畅通县区,其中武陟已申报国家级平安畅通县区。

  所谓“出门无碍,方是通衢;著脚不牢,未为坦道”,我市平安畅通县区的创建,使我市成为四通八达的畅通之城,也为群众的安全出行奠定了扎实基础。

  魅力之源四

  架网守候,“清网行动”撤网率100%

  2011年由公安部主导开展的“清网行动”,也给交通肇事逃逸逃犯的抓捕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但压力正是动力之源。2011年年初,全市未侦破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网上逃犯共22名,市公安交警支队全面部署,采取网上追逃、架网守候、技术侦查等手段,去年11月份前,22名网上逃犯已经悉数落网,在全省率先实现清网率100%。

  而交通肇事逃逸逃犯的落网,为陈年交通事故的结案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更给参与交通的每一位驾驶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魅力之源五

  酒驾“零容忍”,长效机制作保障

  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正式实施,醉驾入刑开始由市公安交警支队在第一线践行。

  市公安交警支队将日常管理和集中整治有机结合,通过重点时期抓管控、统一行动抓声势、错时上岗抓实效,采取定点执勤、巡逻纠违、组建小分队等形式,深入开展酒驾整治行动。借助“醉驾入刑”,对酒后驾驶实行“零容忍、拒说情、严惩处、常态化”,从严、从重、从快处理酒后驾驶违法者,整个酒驾整治工作全省领先。

  此外,该支队还积极建立整治酒驾长效机制,适时开展集中整顿统一行动,坚决做到“四个一律”。2011年,全市共依法查处饮酒驾驶2444起,醉酒驾驶579起。我市公安交警支队酒驾整治经验做法也在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上被交流推广。

  魅力之源六

  有奖举报,大家都是参与者

  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并非交警一家之事。那么,遇到违法交通行为,你是选择默默走开还是拿起举报电话呢?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市公安交警支队设立300万元有奖举报基金,并制定《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及考评办法,为广大群众参与交通管理提供了平台,使交通违法行为无处藏身。去年11月份以来,共受理群众举报82起,兑现奖励金额18800元,有力地震慑了交通违法行为。

  魅力之源七

  文明交通,因文明而畅通

  一个城市是否文明的重要标志,就是其交通是否文明。而一个城市的交通是否文明,则要看走进最后一年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是否掷地有声。我市文明交通计划的推行,显然已经由一个探索者,变成了先进经验的引导者。

  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推行中,市公安交警支队创新交通安全宣传新形式,开通了“焦作交警”官方微博和微群,加强警民互动,适时发布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和道路通行情况,引导交通参与者文明、安全出行。目前,“焦作交警”微博已发出微博600余条,粉丝突破26万人,收到网民“评论”、“私信”上万条,微博建设情况受到省总队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外,“交警视点”电视栏目也进行了改版,增设“曝光台”板块,及时曝光交通违法行为,解析道路交通事故,使广大市民文明参与交通;支队指挥中心设立路况直播间,邀请焦作旅游交通台记者入驻指挥大厅适时播报路况,向广大驾驶员和市民提供最新的路况信息。而“交通安全反思日”活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护卫天使”主题活动、交通安全主题公园、文明交通宣讲团巡回宣讲等一系列文明交通宣传活动,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市产生了深远影响。

  魅力之源八

  警务改革,一改万象新

  因改革,活力倍增;因改革,万象更新。全市警务机制体制改革工作中,交警部门积极适应新时期警务管理“一警多能”的要求,不仅担负起“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管理交通、服务群众”四大职能,还通过网格化、全天候、无缝隙的巡逻防控,大大提高了群众见警率,社会治安形势大为改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广大基层民警通过综合执法培训、岗位比武竞赛等活动,逐步成为交通管理、打击犯罪、治安防控、人口管理和服务群众的“多面手”,交通管理工作水平、快速反应处置能力、执法效能办事效率也大大提升,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魅力之源九

  建言献策,城市和谐而畅通

  南水北调工程横穿市区7条主要南北通道。作为“国字号”工程,因工程量大、施工车辆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何面对这项民生工程对市区交通的影响呢?

  市公安交警支队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就解决绕行道路交通设施不全、施工车辆无牌无证上路行驶、道路交通违法突出、污染城市环境等问题进行部署,并与各施工单位签订了《南水北调施工车辆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督促施工单位制定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车辆准入制度,督促施工方完善绕行道路安全设施,督促施工方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持续开展自查自纠。同时,该支队还组织人员上门服务,到施工工地现场为驾驶人、车辆审证验车;对施工车辆统一编号,办理通行证,明确车辆驾驶员、通行路线、通行时间,有效规范了施工车辆管理。

  此外,加大交通违法处罚力度也是强有力的手段。该支队与南水北调焦作城区办联合,组织开展南水北调施工车辆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将施工车辆无牌无证上路行驶、闯信号、闯禁行、载物抛洒等交通违法行为列为整治重点,严管重罚。截至目前,该支队共依法查处南水北调施工车辆交通违法800余起,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对市区道路的交通影响。

  而在东方红广场改建、人行过街天桥建设、新修道路安全设施建设中,交警部门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政府献言献策,提出合理性建议,为焦作市下一步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魅力之源十

  组合拳,打出平安畅通路

  集中开展整治“三超一疲劳”专项行动,全市共登记检查7座以上客车18333辆次,检查校车548辆次,检查货车13046辆次,查处超速行驶15673起,客运超员151起,货车超载620起,疲劳驾驶1643起,拘留126人,卸客转运172人。

  先后组织开展疲劳驾驶、鄂湘豫赣四省道路客运隐患整治、酒后驾驶、机动车涉牌涉证等集中整治行动,高速大队实行24小时不间断、无缝隙检查,采取动静结合的巡逻管控模式,严查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深化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用,“电子警察”共记录闯信号、走禁行、逆行、不按车道行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10万余起,协助侦破治安刑事案件27起。

  进一步拓宽车驾管业务便民利民服务措施,车驾管业务下放到社区警务室,继续向六县市交警大队、4S汽车销售店延伸业务。

  积极缓解城市道路停车难、难停车问题,在市区道路新增1200余个停车位,进一步满足市民停车需求……

  过去的2011年,这套由科技带头、行动带动的组合拳,也为全市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增色不少。

  而正是在十大魅力之源泉力量的涌动中,市公安交警支队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该支队连续第六年被省厅评为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先进工作单位,被评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先进单位、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信息调研工作先进单位、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集中整治先进单位、查缉酒后驾驶先进单位;民警李学岭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车管所副所长娄瑞芳被评为全国交警系统执法标兵;车管所荣获省文明服务窗口、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16人次受到省级表彰,30个集体受到市级表彰,20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77人次受到市局表彰。

  2011年,剩下背影;2012年,崭新开局。

  市公安交警支队会以何种新的魅力,注入城市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呢?

  石洪波表示,新一年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将按照“优势项目上品牌、劣势项目要突破、基础工作上台阶”的要求,依托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严格客货运车辆、校车、农用车的监管,加大对酒后驾驶、超速、超员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期待,2012年,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必将魅力再现!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