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要求】 ………………………………………………………
坚持持续快速发展不动摇,坚持统筹协调发展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改革创新不动摇,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不动摇。这四个不动摇,持续快速是工作的标准,统筹协调是要把握的原则,对外开放、改革创新是载体和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目的和目标,这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是工作的总要求。
【发展总思路】 ………………………………………………………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实施“旅游兴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努力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建设生态修武、文化修武、活力修武、和谐修武,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县(市)前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发展新目标】 ………………………………………………………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发展新举措】 ………………………………………………………
(一)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把工业规模做大。
一是抓住全省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机遇,做大园区规模,年内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二是做强特色产业。壮大纺织产业集群,加快华芳纺织、武源纺织、云翔纺织等项目建设,力争做到80万锭;壮大食品和农副产品产业集群,加快伊赛牛肉、河南六和、益能达饮料等项目建设;壮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陕西重汽、沈阳三一重工等重点项目的跟踪和落地;培育新兴优势产业,加快奇力新二期、吉成磁电等项目投产,同时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个头企业。三是做好服务保障,积极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障碍。
(二)以云台山旅游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把旅游经济做强。
一是促进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加快云台山旅游产业集聚区的规划编制申报,重点推进京能天阶、河南建业两个大项目建设,加快百家岩综合开发、峰林峡索道建设、青龙峡双层停车场、万善寺景点开发等项目进度,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二是促进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以圆融寺为龙头发展宗教文化游,以汉献帝陵、韩文公祠等为龙头发展历史文化游,以葡萄峪生态旅游度假区、穆家寨二期、青龙峡旅游休闲度假项目等为重点,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游。三是加快提升云台山品牌影响力。加快云台山上市步伐,争取云台山旅游服务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巩固现有客源市场,重点发展长三角、珠三角、东南亚等海内外新的旅游客源市场。全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5亿元,综合收入达到20亿元。
(三)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把城市建设做高。
一是加快城区建设步伐。二是加大房产开发力度。三是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四是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力度。
(四)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把对外开放做深。
一是突出三种招商途径。开展务实招商、载体招商、主体招商。二是坚持三个招商原则。坚持诚信招商、可持续发展招商、服务招商。三是坚持三个实实在在。即在谈项目实实在在签约,签约项目实实在在开工,开工项目实实在在投产。
(五)以台湾农民创业园为支撑把现代农业做优。
一是快速推进台创园建设。着力打造高科技农业、休闲观光农业、高产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等四个示范基地;出台台创园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引入台湾精致农业理念,对现有农产品改造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继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三是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积极落实好惠农政策。
(六)以提升传统服务业水平为突破口把商贸流通做活。
一是大力发展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传统服务业。二是加大专业市场的招商力度。三是加快鑫港物流园区、宏达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力争把鑫港物流园区建成豫西北最大的煤层气集散地。四是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服务网络工程建设。五是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
(七)以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为落脚点把民生事业做实。
一是切实做好民生实事。继续实施安全饮水村村通、户户通、校校通工程,加快实施新一中、县医院、新区中学、经济适用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一批民生工程。二是大力提升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出台切实可行的促进就业意见,不断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开展惠民殡葬工作,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落实好高龄老人补贴政策,搞好困难群体救助。三是统筹发展各项事业。继续实施“校安工程”、“多媒体班班通工程”和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全面实施“世代幸福工程”优生促进工作,全面推进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
(八)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关键点把和谐稳定做好。
一是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三是深化“平安修武”建设。四是扎实推进“安全河南”修武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