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高歌猛进。通过区级领导分包、五大班子领导观摩督察、项目集中开工(奠基)等一系列活动和措施,全区项目建设的数量、规模、速度得到全面提升。66个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完成投资63亿元,其中:恒艺双喷、荣格保健品等37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29.2亿元;中弘名都城、龙源湖国际广场等29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33.8亿元;纳米碳酸钙、科瑞斯达等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3亿元。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积极谋划编制项目249个,总投资约805亿元,为全区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开展了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先后参加了中博会、厦洽会等大型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80余批次,洽谈项目150余个。大商集团与东方红国际广场成功签约,丹尼斯改扩建、宝龙城市广场、太古广场等“大个头”签约项目扎实推进,修正(焦作)产业园正式启动建设。全年引进市外境内项目85个,总投资59.71亿元。实际到位市外境内资金46.88亿元,同比增长64.4%,居四城区第一;其中省外资金20.52亿元,同比增长68.7%,居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370万美元,居四城区第一。
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建成道路7.8公里,初步形成集聚区“四纵四横”的路网体系。建成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10栋标准化厂房9栋主体完工,1栋建成投入使用。一号防洪渠和主供水网基本建成。集聚区入驻项目38个,完成投资22.2亿元。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4亿元,基础设施投资5.2亿元,企业主营业收入完成16亿元,分别较2010年增长103%、169%、224%。在全市产业集聚区集中观摩评比中,被评为城区第一,并荣获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称号。
城乡建设统筹发展。南水北调主干渠征迁工作稳步推进。影响总干渠交叉工程征迁任务502户,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按时完成新月线改线和焦东路绕行道路5万余平方米建筑物征迁任务。二期安置房全面开工建设,定和村和恩村三街安置房主体完工,恩村一街、二街,墙南和城市居民安置小区正在加快建设。按时完成太极体育中心、郑焦城际铁路、焦作海关等项目40余万平方米拆迁任务,确保了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投资30余万元对东苑路、周庄路等15条区管道路和亮化设施进行了维修。大力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投资300余万元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管理效能。环境保护工作扎实开展,全区“三同时”执行率达100%。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已达到33家,实现年产值2550万元,增收202万元。积极开展太行山绿化三期工程,建设营造林5464亩。寺河村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
民生质量持续改善。以“十大民生工程”为抓手,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解东一小、恩村中学校舍改扩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苏蔺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体完工。免除学生学杂费和书费1000余万元。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从600元、400元提高到700元、500元。深入开展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瘦肉精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保障了全区食品安全。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工作,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42571人,参合率在98%以上。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5元提高到30元。对全区村卫生所进行了改扩建,乡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面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努力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率先在四城区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52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44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2851人。城市低保标准由每月210元提高到26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月95元提高到120元,为4314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资金853.7万元。3647套保障性住房全部开工建设。兑现“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补贴728.3万元。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山阳建设,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干部下访、矛盾纠纷大排查等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疑难信访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全面开展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加大对交通、矿山、食品安全、公共娱乐场所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监管力度,排查整改各类事故隐患1700余条,有效防止了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1年,山阳区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强区富民,建设一流城区”的战略目标,抢抓机遇,务实进取,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对外形象持续提升,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预计2011年,全区GDP完成20.01亿元,同比增长16.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亿元,同比增长31.8%,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93.3%,提前100天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亿元,同比增长26.8%;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4.75亿元,同比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970元,同比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800元,同比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