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厂区一角。本报记者 田建明 摄
“在当今市场经济竞争条件下,企业要又好又快发展壮大,有着多种因素。对一个企业的带头人来说,带领企业重视社会责任,为社会负责,为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应该是企业发展中必须做好的重要一环。”在焦作市两会召开前夕,市人大代表、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单洋对记者说。
单洋的话绝非虚言。2002年7月,温县遭受狂风、暴雨、冰雹的袭击,灾害严重。正准备走马上任的单洋,在温县主要领导到北京拜访时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捐款5万元,用于温县人民救灾。
责任是驱使单洋不断关注社会事业的动力,同时也促进了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的不断发展。单洋说,8年来,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本地“四大怀药”资源的研究开发,近年来投入巨资,采用美国最新科技新建了低温烘干厂房,改变了传统的怀药烘干工艺,提高了药材的利用率。公司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均设有GSP零售药店,实现了药材种植(GAP)、药品加工(GMP)、药品销售(GSP)标准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企业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作为现代企业的建设者,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融入社会和回报社会。”单洋说。
奉献爱心、捐资助学是单洋在保和堂落户温县后,一直坚持做的一项公益事业。记者从一份捐款明细单上看到:2006年,单洋为温县第一高级中学“励志班”捐款3000元;2010年3月,为温县第一高级中学捐款1万元。2010年8月,单洋在“爱在古温”和“金秋助学”活动中捐款2000元,资助贫困学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单洋为地震灾区捐款1万元,并组织职工积极捐款;2011年,单洋捐款5000元支持本地环卫事业发展。2011年8月,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为温县第一高级中学捐款10万元,专门用于奖励三年内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班主任……同时,保和堂温县金银花生产基地也正式成为温县一中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
对此,一贯踏实做事、低调为人的单洋解释:“励志班”学生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对这些优秀贫困生进行捐助,不仅能让这些家庭贫寒、品学兼优的学生圆了求学的梦想,还能充分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与此同时,温县的经济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人才,而对于招商引资来的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来说,培养会聚大量的本地人才,也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关注困难群体。”心怀大爱的单洋时刻关注困难群体,用实际行动帮助贫困学生。在2009年的市两会上,单洋得知,温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靳轩在春节期间,因使用打火机不当而引发火灾,造成身体大面积重度烧伤,目前已经过6次植皮手术,正在康复治疗,但60多万元的巨额医疗费使一个农村家庭不堪重负,单洋当场捐款3万元。“关注民生、关爱社会是每一位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采访结束时单洋告诉记者。
公司简介
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由香港保和堂(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紫辰宣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现代化中型制药企业,注册资本1500万元人民币,现有职工9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人。公司经营范围以中药材种植加工,中成药、保健食品生产为主,主要原料为山药、地黄、怀菊花等。公司中药提取车间、制剂车间均通过了GMP认证,食品生产线取得了QS生产许可证,具备自营进出口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该公司自成立以来,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和肯定。该公司2004年3月被焦作市人民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2006年8月被焦作市科技局确定为“十五家高成长性企业”之一;2006年10月被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授予“2005年度外商投资优秀企业”称号;2007年5月被焦作市委、市政府评为“焦作市优秀民营企业”;2009年3月被温县人民政府授予“纳税明星”、“2008年度农产品加工先进企业”称号;2010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