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玲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是存在的,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个问题不解决,会贻误一代接班人的健康成长,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2月19日,一份名为《关于减轻我市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建议》的政协提案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市政协委员、河南剑源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姬智在提案中呼吁:一定要把中小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减下来,把童年还给孩子们。
【现状】
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除了要有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必要的锻炼外,还必须有大量的时间发展兴趣和爱好,增长才识和见闻。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现在的中小学生,每日奔波在家与学校的两点一线之间,甚至连在家的时间也被繁重的课外作业侵占,何谈行万里路?
姬智说,根据调查,目前,我市中小学生在校每天6~9节课,回家后做1~4小时的家庭作业,6~18岁的孩子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有8~14小时。学生得不到应有的休息。一名7岁小学生的书包重3~5公斤,课程类别多,铜版纸精装书本多,拉杆书包逐渐受到欢迎。
姬智说:“根据调查,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学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只有7个小时左右,而参加中、高考的学生睡眠更少。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的关键期,睡眠不足,无疑是对学生身体严重的摧残。”
【原因】
姬智认为,细究中小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之根源,有三个原因。一是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一所学校或一个教师的优劣,往往以考试成绩、升学率或升入重点学校的学生人数作为标准。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部分教师不惜延长学生学习时间,运用题海战术加重学生作业量。二是社会家庭方面的原因。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家长对学校、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通过各种方法、手段,“逼”子女成才。三是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原因。部分教师教学水平有限,难以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不得不靠大量的课外作业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建议】
姬智建议,要严格控制作业量。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市区中小学校的督促检查力度,确保中小学校严格执行《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对中小学生课外书面作业量的有关规定。“从课程内容、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目标和任务,转变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推进素质教育,这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根本途径。”姬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