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麻 酩
本报实习生 赵 琨
如何把秸秆禁烧落到实处?如何有效利用秸秆?
日前,市政协委员、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管理站站长李艳芬建议,一是继续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鼓励农民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等方式,有效提高秸秆肥料利用率;二是鼓励饲养场或饲料加工企业制作青贮、氨化等秸秆饲料;三是建设一批秸秆栽培食用菌生产基地;四是科学利用秸秆制浆造纸,制作工艺品;五是大力发展秸秆沼气、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市政府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对新增的各类秸秆还田机械实行补贴。”李艳芬认为,相关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作物秸秆利用回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在用地、财政贴息贷款方面优先安排,在建设、供电、供水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并根据回收利用秸秆的实绩给予奖励,彻底改变焚烧秸秆现象。
本报记者 麻 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