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佳宁(国家射箭队、蹦床队体能教练,焦作籍):回焦作第十一天。早上上网,我的网卡到期了,上不了。现在办一个只能用不到一周时间,犯不上。决定开始蹭网,哈哈,无线网搜到很多,而且居然有两个都没有密码。
@长沙孟程(《潇湘晨报》广告部事业四部总监):焦作云台山,通过一个监控室,240平方公里情况全掌握。游客进景区凭指纹二次验证,在游客中心可总览全区设施配置。旅游数字化是我们当前要做的事情。
@焦作刑警(焦作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官方微博):2011年11月19日上午,公安部部长孟建柱莅焦调研我市公安工作,称赞我市公安机关运用信息化手段,前移打击关口,多警实时联动,打击犯罪,保护百姓。
@新浪河南(新浪河南网官方微博):电子商务给地处内陆腹地的中原人带来了全新的机会。我们不仅希望焦作山药、新郑大枣、南阳玉石这些河南商品通过网络销售到全球,也希望电子商务能促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我市2012年将努力打造“数字焦作”
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1年,我市加快了数字城管建设,完成799个监控布点。“无线城市”建设顺利推进,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基础信息共享试点单位。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坚持全面公开市政府年度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和完成情况。加强市政府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络联系平台建设,及时向代表、委员通报工作。
2012年将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铁路网、公路网、能源网、水利网、生态网、信息网“六网”建设,为转型发展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支撑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信息网方面,将推进数字化医院、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发展社会保障、公用服务一卡通等信息系统,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应急管理网络平台建设,加快“无线城市”建设,努力打造“数字焦作”。
应抓住转型契机,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蓝颜知己1080(市人大代表、河南贝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武云):目前我市在打造“平安焦作”方面,构建有一套技防监控网络系统,叫“数字城管”,这可以作为数字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它是一个铺垫和基础性的东西。焦作作为省政府批准建设的第一个经济转型示范市,需要转型的不仅是经济。经济要想转好型,牵扯到的就是方方面面的转型,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而信息化基础建设则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我还了解到,全国层面出台有“数字中国”建设的相关政策,“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国家战略。焦作应该抓住这些契机,多与上层沟通、多立项目,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使各方面都走在全省前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信息化建设要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多方互联共享
@日新又新微博(焦作市税务工作者):焦作信息化建设在河南省不算落后,但在全国相对还是比较落后。根据专家意见,结合我对税收信息化的理解,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化必须走社会信息化之路,而不仅仅是部门信息化。
@夏天的杨树(市政协委员、市园林局信息中心主任李晓拴):孙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数字焦作建设,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生活的前景。可能听起来觉得有点遥不可及,但像手机和电脑,以最初想象不到的速度普及开了,这种美好生活也许又触手可及。据我所了解,目前我市不少部门已经开始了信息化建设,把部门内部的一些资料数据都弄到电脑上,方便了部门内部的调阅和分享。
但信息化工作需要进一步做深、做精,需要将部门内方便公开的数据资料连接到互联网上,或与其他部门的数据资料相整合,构建一个统一而完备的公共服务数据资料库。再加上城市无线网络的发展,电话、电视、因特网等多网形成互通互联,一方面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便捷办理或享受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对城市的管理也会更高效。希望数字城管、数字交通、数字医疗等可以尽快打破部门或行业壁垒,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互联共享。
无线城市:指使用高速宽带无线技术覆盖城市行政区域,向公众提供利用无线终端或无线技术获取信息的服务,具有可随时随地接入和速度更快的特点。
数字城市:指城市的信息化,即依托信息和网络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分析和管理城市,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和协调。
本报记者 方家禾 原文钊
实习生 赵 新
昨晚,市民在塔南路和人民路交叉口驻足观看本报城市电视。超大屏幕的城市电视依托高速宽带无线技术,架起了党和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
本报记者 田建明 摄
微博上多方关注焦作数字、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