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李海军
她一踏上讲台就创造了原王封乡四年级语文第一的好成绩;她调到跃进路小学仅一个学期就创造了提高五年级语文平均分8.2分的教学奇迹;她在我市语文教师现场书法写作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她先后荣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区级优秀教师等称号;她被称为语文教学的“常青树”、学生的“贴心人”。她,就是中站区跃进路小学语文教师焦新莉。
她痴心语文教改,积极参与新教育实验。2009年以来,她主持的科研课题《单亲家庭子女问题研究》荣获焦作市优秀科学成果一等奖;她参与的科研课题《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及习惯的实验》荣获焦作市优秀科学成果二等奖;她撰写的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远程教育的运用》获河南省优秀学科论文评比二等奖。
调到跃进路小学后,她担任五年级三班的语文课,在第一次摸底考试中就与同年级第一名班级的语文平均分相差11.6分。针对这一情况,她没被吓倒反而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并在最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她发现这个班里单亲子女多,单亲子女最需要亲人的呵护。于是,她就组织学生开展“爱在指尖”、“成长五部曲”等集体活动,并通过活动关爱每一个学生,对于那些单亲学生,她更是像妈妈一样百般关爱,让他们感到班集体就是自己的家、老师就是自己的亲人、同学就是自己的姐妹。她制定了小组学习法,让学习优秀者带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行学生自主管理。针对学生的作业问题,她坚持人人过关,对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好的学生,她就陪着学生做作业,或者把学生领到自己家里亲自辅导。针对写作文难的问题,她大胆地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让学生在批改别人作文中互相学习提高,共同探究写作的方法,慢慢地学生对写作文有兴趣了。在中站区的期末考试中,五三班的语文平均分一下子提高了8.2分。看着成绩,她和学生都会心地笑了。她也被同事称为“进步幅度最大的教师”。
该校一位老师风趣地说:“新莉,你教你女儿时也没见你下这么大的工夫,小心身体,别累着了。”她听了只是淡淡地一笑,因为,她要做学生的领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