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沁阳市委六届三次全体(扩大)会在该市刚刚建成投用的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召开。
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四的沁阳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会上回顾了沁阳市2011年的发展;科学分析了当前形势;部署了2012年的重点工作。
该市市委书记陈敬如在会上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代表市委常委会作了题为《科学示范引领、持续转型提升,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列》的工作报告。
关键词:成绩单
2011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8.4亿元,同比增长1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6亿元,同比增长3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4.9亿元,同比增长22.9%;财政总收入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2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95元,同比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19元,同比增长19.2%。
2011年,该市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招商引资项目110个,总投资130亿元;全年实施100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216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8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完成投资110亿元,116个项目建成投产。
2011年,该市主导产业持续转型,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十大产业实现规模由小到大、链条由短到长、层次由低到高、布局由散到聚;产业转型,企业获益,全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企业达125家,纳税超1000万元企业达21家。
2011年,该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势头强劲,形成了“一区两园、北大南高”的发展格局;沁北产业集聚区再获全省十强殊荣。
2011年,该市在国家金融政策日益趋紧的情况下,融资突破40亿元,“资本活市”品牌叫响全国。
2011年,随着投资5.4亿元的“六路一中心”和投入20亿元的“八路一园一中心”工程的全面竣工和加快推进,城乡道路、旧城改造等使得城市建设展露新姿,城乡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
2011年,投入资金超过9亿元,民生大幅度改善,城乡社会保障全面覆盖。
2011年,“三道防线”、“三调联动”及食品安全“全覆盖、无缝隙”监管网络等社会管理持续创新,社会和谐安康。
2011年,“六种能力”、“七点要求”以及“两推两诺一选评”机制、“自荐直选”模式,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该市加快经济转型、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列的关键之年,报告科学分析了世界、国内、省内经济形势,作出了“当前机遇大于挑战”的判断;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焦作市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契机,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关键词: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焦作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六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三化”协调发展为统领,以“六个示范引领”为载体,紧紧围绕“四化”目标,坚定不移实施“四大战略”,大力弘扬沁阳精神,科学示范引领、持续转型提升,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列,努力建设中原名市和全国知名城市,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关键词:奋斗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力争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13%,力争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力争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力争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力争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力争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力争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焦作市下达任务。
关键词:工作部署
——整合资源推动“一区两园”加速融合,在集聚区建设上走在全省最前列。
加速沁北、沁南产业集聚区两区融合;推进道路、污水燃气管网、垃圾处理厂等十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42个工业项目,实现项目投资超100亿元,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跻身全省前五强,打造全省一流产业集聚区。
——扩大对外开放,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在产业转型升级上走在全省最前列。
大招商,力争到位焦作市外资金115亿元;加强沁晋合作,谋划50个以上沁晋合作项目;项目建设提质增速,力争储备包装项目200个,新开工重点项目100个,竣工项目达100个,完成投资100亿元;在持续快速发展中推进转型提升。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企业达到13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15家、超30亿元企业1家,纳税超1000万元工业企业达到20家。
——继续强势发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在城乡一体化上走在全省最前列。
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强化规划批后监管,维护规划权威;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科学实施城区功能分划,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开发,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培育特色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完善交通公路体系;加强城乡建设管理。
——坚持多元发展,繁荣活跃第三产业,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走在全省最前列。
加快推进神农山旅游资源整合,打造中国“音乐之城”,加大文化产业园招商力度,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快沁北、沁南产业集聚区等五大物流园区建设,整合规范煤炭物流市场,打造豫西北煤炭物流集散基地;加快亿万国际饭店等项目建设,打造现代商业体系,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供销合作社现代物流网络建设,繁荣商贸服务业。
——稳定粮食生产,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农民组织化程度上走在全省最前列。
高产创建面积达1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2万吨以上;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350家,农业机械化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流转土地面积达到7万亩;推进农业产业化,壮大十大种植示范园和五大标准化饲养基地,加快推进农业项目建设,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至25万亩,新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龙头项目1个,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1~3家,创建无公害产品基地3个,新建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区1个,努力争创全国高效农业示范市。
——大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幸福沁阳,在社会保障上走在全省最前列。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逐步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不低于70%,加快推进老年公寓等项目建设,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平台,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发展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陈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