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发挥优势 克服短板 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为加快经济转型提供强大活力支撑
新的时代仍然需要雷锋
学雷锋活动应成为常态化的实践
从抓好人才工作入手
服务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2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抓好人才工作入手
服务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

□宋晓银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指出,要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强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培育、引进人才,创新人才制度,建设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的人才队伍。作为管理人才的组织部门,做好人才工作,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梯次清晰、门类较为齐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加快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第一要务。

  加强人才教育培训,着力培育经济转型人才。改变传统的教育培训方式,围绕经济转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对各类人才实行分类施教。针对党政人才培训,重点在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职业行为规范、勤政廉政、党性修养等方面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党政人才的执政能力,确保干部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可以采取下派任职、上挂锻炼、交流轮岗等方式,加强干部的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针对企业人才培训,重点开展WTO知识、市场经济、工商、税务、金融及省市县经济发展趋势等知识培训,全面提高企业人才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针对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要通过聘请农业专家授课、组织到高校学习、利用远程网络教育等形式,大力培养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土专家、田秀才,力求通过多种方式的教育培训,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高技能、紧缺型的人才队伍。

  畅通人才进入渠道,积极引进经济转型人才。人才是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中坚力量,所以要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要认真履行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责,把优秀人才聚集在党的旗帜下,同心同德进行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全面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有效盘活人才总量,大力提升人才素质,不断优化人才结构。紧紧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切实搞好人才资源的开发,出台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采取一事一策、一人一策、特事特办的办法,在职称职位、相关奖励、子女上学、医疗住房等方面给予照顾,并对引进单位进行奖励,根据企业投资、人才创业对社会环境的要求,积极推行公开承诺制、执法公示制、全程服务制等制度,切实优化服务环境,为各类人才开辟“绿色通道”,用灵活方式引进各类人才,全力营造引进人才的“政策洼地”和“强力磁场”,用良好环境引进人才。

  创新人才管理使用,不断优化人才体制机制。进一步按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加大改革力度,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努力形成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可以实行动态管理,为拔尖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平台,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科技成果不突出的,及时调整出拔尖人才队伍,以确保拔尖人才队伍的“拔尖性”、“先进性”和“示范性”。要建立健全与业绩密切相联、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平台。通过优先解决住房问题、优先安排子女上学、优先落实工资待遇等措施,真正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爱护人才,使现有人才不忍心走,也不愿意走,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情感留人、以环境留人,依靠“人才洼地”托起发展高地,为加速推进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作者系修武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