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沁阳: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示范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3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沁阳: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示范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2010年12月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沁阳市山王庄镇万北村进行调研
  2011年11月9日,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在沁阳市沁园办事处袁屯新型农村社区调研
  焦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在沁阳市调研
  规划未来
  沁阳市夜景一瞥
  沙红桃丰收
  新型农村社区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鸟瞰图
  沁阳市率先在全省开展村委会换届选举
  老有所养
  和谐新农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党员风采
 
   

  ——— 领导批示 ———

  建设中原经济区,核心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其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发展农村的增长点、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2011年11月9日,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在沁阳调研时指出:沁阳要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起引领示范作用。11月18日,路国贤对《焦作日报》关于沁阳市袁屯村合村节地建设新社区的一篇稿件作出重要批示:“《焦作日报》这篇袁屯村合村节地建设新社区的报道很好,经验值得借鉴。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各地应在这方面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推进。”

  ——— 成果骄人 ———

  近年来,沁阳市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焦作市转型升级的工作大局,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产业为基、就业优先、群众自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思路,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打造全省“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通过强化领导、整合资金、创新机制、典型引路等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沁阳市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已经进入沁阳历史上城镇化投入最大、项目最多、效果最好、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该市被列入“全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目前,该市土地流转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15.8%,居焦作市各县市区首位;72.9%的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到了二、三产业;2011年,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19元,同比增长19.2个百分点。全市已启动多村合并型、旧村改造型、整村搬迁型、引导集聚型新型农村社区试点15个。已投入资金8.3亿元,新建多层、高层住宅楼50余栋,总建筑面积达149万平方米,建成后节约土地约8400多亩。涌现出了袁屯、唐庄、亢庄、水南关、清平、任庄、秦谷沱、田园新城等典型,全市城镇化率已达50.21%。

  ——— 奋斗目标 ———

  按照批示精神,结合沁阳实际,沁阳市将按照“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科学规划建设宜居中心镇和新型农民社区”的思路,以中心城区为重点,以建制镇为节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努力实现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城乡管理、新型农村社区等方面焦作示范,全省领先,走出一条城乡统筹、集约节约、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到2015年,该市城镇化率在60%以上,争当焦作市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列。

  

沁阳: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大规划 夯实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

  沁阳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原则,聘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修编了《沁阳市(2002~2020)城市总体规划》,完善了控制性详规,确定了建设全省一流县级市标准的发展定位。该市在焦作市率先编制完成了《沁阳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以中心城区及中心镇区、产业集聚区、经济产业带及主要干线公路沿线为重点区域,优先规划。一是科学规划,集约发展。该市确定了新型城镇化坚持的基本原则:全域沁阳、深度融合、共建共享、持续发展。基本格局是:“1+6+10”。“1”即一个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面积35平方公里,规划“十二五”末市区人口达到35万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良、资源合理配置、生活适居性强的目标;“6”即6个中心镇;“10”即10个左右较大规模的中心新型农民社区。二是规划引领,刚性执行。在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过程中,凡是重点规划、重点地段、重要项目都实行“集体研究,民主决策,集中审批”,坚持三个“一律不准”,即凡没有搞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律不准开发建设,凡不符合发展理念的规划一律不准通过,凡不符合总体风格要求的设计一律不准审批。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三是发展为基,就业优先。我们通过招大引强,链式发展,加速了新能源、电动车及动力电池、现代化工、铝及铝深加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10个支柱产业膨胀,加快了沁北、沁南两个产业集聚区(“一区两园”:沁阳产业集聚区,沁北园区、沁南园区)建设步伐,形成了“一城两翼、南北支撑”的发展格局。新型工业化迅猛发展,服务业方兴未艾,七成以上农村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转移就业。

  大集约 分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农民向城镇转移并融入城镇的过程,集约节约是前提,腾出发展空间是关键,切忌“一刀切”、摊大饼、搞运动。工作中,该市坚持“五率先、四不搞”原则,分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即城中村、城郊村率先,镇中村、镇郊村率先,产业集聚区中村和干线公路边的村率先,集体实力强、领导班子硬、群众有积极性的村率先,能集中连片改造的村率先;纯农业村不搞,群众不同意的村不搞,传统文化、民俗特色旅游村不搞,山区、边远村不搞。坚持在“产城一体化”中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在“城中村改造”中推进高层发展要素集聚,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打造新型城镇化战略基点。据测算,按照“353611”建设标准,该市可以节约出一个半的沁北产业集聚区,为转型升级腾出更大发展空间。

  大统筹 全力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历史过程,必须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协调。产业集聚,充分就业是前提;土地流转、产城融合是基础;高层居住、节约用地是关键。沁阳突出规划、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就业市场、社会管理城乡一体化,重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生产要素实现城乡互促互动。

  一是推动社会保障城乡统筹。该市13个乡镇(办事处)均成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通过创业培训、信用贷款等,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自主创业和就地就业。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改建、配套完善10所敬老院,该市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占居民总数的90%以上,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二是推动基础设施城乡对接。近年来,该市通过2010年投资5亿元的“六路一中心”和2011年投资20亿元的“八路一园一中心”城乡重点建设项目,今年又全面启动了“十路一园一中心”建设,基本搭起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建设框架。城区功能完善程度、产业带动能力、人口聚集规模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据测算,目前该市规划区内三年里可以新增200万平方米、1.5万套房,可聚集4万~5万人,直接拉动投资数十亿元,直接带动10多个新型社区建设。三是推进公共服务城乡共享。率先在全省实现“乡乡建成体育文化活动中心、村村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线电视覆盖率100%,村村通公路,被评为全省首家A类新农村电气化县市。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是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全省职业教育强县市;该市329个行政村建成了超市,货源可靠、统一配送。该市334所村级卫生所(室)全部实现了标准化建设。四是推进社会管理城乡同频。重点帮助该市30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组建“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并配备医疗、村建环卫、计划生育、治安民调、文化社保、土地流转、党员服务7个服务站。建立提议征询制度,实行乡镇(办事处)备案制度,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实行农村两委会干部承诺制,建立“4+2”工作法问责机制。该市所有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全部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五是推进利益补偿城乡同价。扎实推进和谐拆迁、人本建设,坚持“不让一个拆迁群众受委屈”。对所有拆迁户做到了“三个100%”,即入户率100%、见面率100%、争取理解率100%;在与搬迁群众的沟通中,做到了“五个沟通”,即重大问题及时沟通、决策之前预先沟通、认识不到位再三沟通、决定改变重新沟通、正常工作定期沟通。截至目前,没有发生一起强行拆迁,没有发生一起行政诉讼,没有发生一起群体上访事件。

  大运作 破解新型城镇化瓶颈制约

  “钱从哪里来,用地指标怎么办”是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在破解资金瓶颈上,沁阳市创新机制,强力实施“资本活市”战略。一是创新融资方式。采取银行贷款、BOT和BT、激活民间资本等模式,解决融资难题。融资17亿元开发建设了团结路、适居路和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融资9888万元建设了第一、二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投入使用;采取BT模式筹措资金5500万元,解决了该市剩余76个行政村9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供水管网改造、道路建设的银行贷款模式等,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饮水安全村村通目标。二是坚持市场运作。目前,由中燃公司投资的天然气利用项目,城区管网覆盖率已达80%,使沁阳市成为焦作市六县市中第一个用上清洁能源的城市。由海南城网公司投资的弱电入地项目已完成主干道的管网建设。三是争取上级资金。充分抓住国家、省出台拉动内需重大举措的机遇,推出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和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重大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仅争取保障性住房面积就达12万平方米,总投资1.12亿元。采取挖潜、节流和开源三个抓手,强化节约集约利用,破解土地难题。积极整理开发土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1.2万亩,连续12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目前,沁阳根据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先行先试的精神,正在进行人地挂钩、地票交易、指标漂移等政策研究,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