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情民意/法制时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骑车出行呈亮点 低碳生活成时尚
卖烧饼老汉的道德经
为规章制度集中“把脉”
图片新闻
开展“牵手平安行”活动
夫妻虽离婚 共同债务不能免
图片新闻
积极构建法律平台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一时起贪念盗车 主动归还免刑罚
提升服务水平 方便群众办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卖烧饼老汉的道德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高小豹

  “你们采访张师傅可真找对人了,他可是个能人,啥都会!”不久前的一天傍晚,解放区民生街道枫华园社区一家属院门口,五六个人围着一个烧饼摊,等候出炉的烧饼,40岁左右的侯女士听说记者采访烧饼师傅张鸿洲,急着介绍。

  “张师傅不光手艺好,心肠还好。上次听我孩子说,他放学就见张师傅给一个流浪人拿了俩新出炉的烧饼吃。”旁边的一位男子抢过话茬说。

  “要我说,张师傅最不简单的是一个人照顾两个病人,还要照顾两个老人,就这,硬是没将这个汉子压垮。”一个50多岁的妇女指着正在烧饼摊前擀剂子的男子说,“你看看,他这儿子从小智障,现在都29岁了也只能做这点机械性的活。张嫂子也是智障,也只会拾拾烧饼,他们这一家全靠张师傅呀!”她说着,还怕记者不信,又指着正在给顾客装烧饼的妇女说。

  群众争相夸着烧饼师傅张鸿洲,倒让正在打烧饼的他不好意思起来。他憨厚地一笑,说:“啥呀!俺从博爱农村入赘到人家,虽说孩他娘和娃儿都有点病,可这街坊乡邻的也没少帮咱。比如,解放区工会主席张文勃和俺住邻居,可没少给俺送米面油,还一直鼓励俺好好干。有大家的支持,再苦的日子也不算个啥?”

  说起那些辛酸岁月,张鸿洲叹了口气说:“儿子一岁那年,是最苦的日子。孩儿他妈智障,不能照顾娃,儿子也是智障,照顾起来还特别费事。那年,也正赶上岳父母身体不好,有时一住院就个把月,可我再苦,也要乐观面对。”

  当年,儿子协调性和动手能力差,张鸿洲一直想着解决办法。2006年的一天,电视上一个农村孩子推铁环的镜头激发了他的灵感:能不能把推铁环这个传统游戏变成儿子的锻炼项目呢?在教儿子的过程中,他自己也练上了,先是单手推环,双手推环,再后来他头戴不透明的潜水镜,口中吹着口琴,脚穿轮滑鞋,双手推环,“一心四用”,使他不仅成为人民公园里一道独特风景,而且引来了众多媒体的采访和报道。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走进河南焦作大型演出也邀请张鸿洲参加了节目录制。

  “现在,俺的日子幸福多了,这几年政府没少照顾俺,不仅给办理了低保,还让俺帮助社区扫扫楼道,一个月也挣个百十块钱。儿子和他妈也能来照顾烧饼摊,儿子也娶过媳妇了……”说着,张鸿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目前,张鸿洲打烧饼一个月能赚五六百块钱,加上低保收入,全家能勉强度日。但是,与生俱来的善良并不会因贫困而消失。一次,一个女顾客在他的烧饼摊买了2元烧饼后骑着电动车走了,当张鸿洲看见爱人手里拿着的51元钱后,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连追带喊将那位女顾客叫了回来。原来,顾客把51元钱当成2个1元了。又有一次,一个80多岁的老人买一个烧饼给了1.4元,他把1元当成了1角,张鸿洲赶紧把多余的钱退给了老人。2011年夏天的一个上午,张鸿洲在学生路拾到一部手机,他硬是等到失主打来电话,把手机还给了失主。凭着这种真诚善良、童叟无欺的品行,张鸿洲的烧饼摊赢得了无数的回头客。

  张鸿洲的烧饼摊还是一些流浪者的暖心地。无论再忙再苦再紧巴,看到流浪者,他都要给他们一个烧饼、5毛钱。一个坐在小推车上的无腿残疾人和一个聋哑老头成了他烧饼摊的固定食客。去年初秋的晚上,当他看到开封一对卖西瓜的父女饥寒交迫,马上给他们做了一锅炝锅面加上2个鸡蛋送了过去,然后才回家做自家的饭。

  “咱缺钱可不能缺德,政府帮助咱,咱要懂得感恩。看到别人有困难,咱也要想法去帮助别人。现在的生活好了,流浪的人少了,可要是遇到外地来焦受困的菜农、瓜农,咱还想给他们送点新出炉的烧饼,帮助人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张鸿洲憨憨一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