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帆 本报通讯员 李喜艳
在中国农村,有一个庞大的乡村女教师群体,女教师们在条件艰苦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现实环境中,以自身的坚忍成为农村教育的基石;她们以艰苦环境中生长的草根梦想,诠释新时代下多元化的农村教育,并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慧芳是沁阳市柏香镇肖寺小学的一名教师。19年前,18岁的李慧芳第一次登上讲台,从此便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她是个活泼、热情、有责任心的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她拥有了独一无二的课堂魅力。她在自己代课的班级中开展了“趣味语文”、“亲子共读”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李慧芳既是语文教师又是班主任,还兼着礼仪、品德、美术等课程,被师生们尊称为“全能老师”。李老师说:“多带点课虽然累,但能让孩子们多长些见识,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在学校,李慧芳既是老师又是孩子们的朋友。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视野更开阔,她还引导学生正确上网,教学生写博客。她希望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学生们成就一个美好未来。
在家里,李慧芳是妻子,又是母亲,还是一个好媳妇。她在自己的博文《美好,需要经营》一文中记录了与女儿之间的一些小事;她在随笔《一路同行》中这样写道:“我守着我的学生我的班,守望着梦想;我守着家庭,守望着幸福;我守着女儿,守望着未来……”
近几年,沁阳市教育局加快学科特色化建设和新教育改革,李慧芳除了利用网络学习外,还参加了焦作市骨干教师、班主任培训班。通过接受专业培训,她进一步认识到农村学校教育不能光看学生的成绩好坏,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多元化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从更多的渠道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