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职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家长眼中的优秀班主任
让雷锋精神在校园传播
名师交流提素质
沁阳:小记者关注大社会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焦作师专党建工作受表彰
“把青年志愿者服务传承下去”
“创业是我实现自信和放飞梦想的起点”
新老教师结对帮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3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长眼中的优秀班主任
——记焦作一中教师刘建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

  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哈姆雷特,家长对于好教师的评判也有各自的标准。近日,有3位学生家长一起找到记者,谈起孩子们的班主任时,言语中都充满感激和敬佩之情。

  “爱心,耐心,慧心,责任心,刘老师真是一个好老师啊。”学生家长常高修说。他所说的刘老师是焦作一中高三(2)班班主任刘建防,家长眼中的优秀班主任,学生心中的亲密“老爹”。

  耐心细致开导学生

  常高修跟焦作一中有缘,他的3个女儿都在该校上学,其中大女儿和二女儿已经毕业并考入了吉林大学,三女儿常莹在读高三,她的班主任老师就是刘建防。“女儿前段时间的学习成绩曾一度滑坡,降至班级倒数。她心里压力很大,告诉我想辍学。”常高修说,“刘建防及时发现了常莹的问题,经常找她谈话,开导并鼓励她。在刘建防耐心的帮助下,常莹终于恢复了自信,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学生刘欣的家长李志平说:“平时工作太忙,疏于管教孩子,孩子的自律性较差,喜欢谈论港台明星,还爱去网吧上网。自从转到刘老师的班级,刘老师经常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教育他们学会感恩,让他们了解父母和教师为培养他们所付出的辛苦。半年后,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最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孩子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很健康,为人处事都非常乐观、积极向上。”

  发自内心爱学生

  “我记得一个世界冠军讲过,我一站在跑道上,就觉得整个体育场就是我的,我就有一种尽情发挥的欲望。希望你在自主招生的考场上也能找到这种感觉。”这是学生宋梦露参加北大自主招生考试时,刘建防给她发的一条短信,她的妈妈常晓英至今还保留着这条短信。3年来,常晓英始终对女儿的班主任怀着感激和敬佩之情。“女儿从上高一开始就闹着不住校,要租房子住,后来分到理科班后又闹着回文科班。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了,这里面倾注着刘老师的精力和心血呀。”常晓英听孩子说,为了在学校能和孩子们多待会儿,刘建防经常坐不上学校班车,天天骑车往返学校。

  “孩子住校,一周才回家一次。有时候忘记给孩子生活费,刘老师就帮孩子垫上了。不仅如此,刘老师帮很多学生都垫过生活费。”常高修说。刘建防患有胆结石,经常在讲课时疼得脸色都变了,但他仍坚持上课,这些都让孩子们很感动。刘建防住院期间,孩子们天天给他发短信、打电话问候。“2班的爹,希望你的爱心和耐心融化你身上的结石。”这是一个学生给刘建防发的短信。“在2班,没有一个学生说刘老师不好的,大家都把他当成亲密的‘老爹’,喜欢跟他聊天。”常高修转述女儿的话。

  选择高三,等于选择了奉献

  “教师对待学生应该慈多于严。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带着老师的威严和强势。”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了刘建防,倾听他的育人理念。

  1988年,刘建防大学毕业后到焦作一中任教,从任教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24年来,他送走了很多应届毕业生。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琐碎,这么多年来,他把所有精力和心血放在了管理班级和学生们的身上。“我能理解和包容孩子们犯的所有错误,对成绩薄弱的学生尤其关心爱护。”刘建防说,“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只有喜欢才会乐此不疲,才能摒弃名利的困扰,才会起早贪黑、不分节假日辛勤工作,苦并快乐着,孩子们的每一个进步对我都是最大的回报和收获。”

  “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教育的这片星空中,刘老师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星星,指引着孩子不断前进,引导着家长有效家教。”学生家长李志平的一句话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