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实习生 张 旭
昨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49周年纪念日,我市多个领域的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和建筑工地,用各种方式为市民服务,弘扬雷锋精神,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
3月的山阳城春寒料峭。清晨,解放区星光老年服务中心迎来了第一批“雷锋”,他们是来自新华街道鸿源社区的志愿者。志愿者为这里的老人送来了蛋糕、水果等慰问品,与老人们聊天、话家常,把欢笑送到了他们身边。新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志愿者服务队也早早地来到老年服务中心,带来了便携的医疗器械,为这里的老人们检查身体。今年75岁的李培清老人高兴地说:“我和老伴在这里已生活了半年多,节假日经常有许多热心人来这里看望我们,关心我们的人越来越多。”
学雷锋没有年龄界限。9时,在解放路和山阳路交叉口的松鹤园街心游园路旁,来自市军干一所的老干部、老党员设立服务台,为过往群众提供理发、义诊等服务。现场,三位退休老军医的义诊台前聚集了一批等候诊治的群众,擅长心脑血管疾病诊治的退休老军医周书箱为张继莲详细问诊后,又忙着接诊起下一个患者。一旁,86岁的全国先进军队离休干部顾明汉正在为市民提供免费的理发服务。刮胡子、理发,动作十分娴熟,引得一些年轻人驻足观看。听说老人至今已义务为民理发22年,人们向他投以敬佩的目光,有的还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午饭时间,“爱心追梦书屋”的志愿者王杨飞和刘德伟推着三轮电动车,来到远大未来城的职工食堂,为在这里干活的农民工换书。免费看书在这里很受欢迎,上一次他们来时,一下就借出去了57本书。看到志愿者来换书,来自周口市的农民工李勤初忙从宿舍拿来上次借的5本书调换。他说:“下班后,我可愿意回宿舍看书,这几本我早看完了。”与李勤初一样,来自安徽的王瑞华也换了5本书。
奉献方式很多。昨日,市红十字会接到了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打来的电话,对方表示希望集体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队伍,为血液病患者奉献“生命种子”,帮助他们重获新生。不只是3月5日,在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把志愿服务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在奉献中弘扬雷锋精神。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