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贺弘扬
3月5日,在河南华泰印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各个工序秩序井然,一片繁忙。该公司位于沁阳市沁南产业集聚区,是一家食品、药品、烟酒类印刷包装企业。
在手提件加工组,笔者见到了家住王曲乡东渠沟村的靳小满。40岁的她一边熟练地穿着手提件,一边打开话匣子:“ 穿手提件不要啥技术,手快就行。我一天能穿五六千件,一月能拿2000多元。”小满的家离公司几公里,骑电动车只要十几分钟。“我在这儿干了快三年了,家门口就业真得劲,照顾孩子也方便。”小满说。
正说着,一个穿着厂服的中年人走到跟前,不声不响地帮忙。“看看人家这两口子!”工友们善意地笑起来。原来,他就是靳小满的爱人徐怀军。进厂之前,徐怀军是一名建筑工人,长年跟施工队在武汉、洛阳等地干活,一个月能拿2000多元。他家有6亩地,农忙时必须赶回来搭把手,平时家里地里都是妻子一个人在操持。
去年收秋结束,在妻子的鼓动下,老徐决定不再外出,和妻子一道来华泰公司上班。
现在,老徐是车间的一名装卸工,旺季时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夫妻两个每天一道上班,下了班一起回家。一闲下来,老徐就来到手提件组,给妻子搭把手。
眼下,像靳小满两口子这样,选择在家门口就业的农民工在沁阳市越来越多。近年来,该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招商引资战略,初具规模的十大产业给当地的农民工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来自该市农办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当地72.9%的富余农业劳动力实现了本地就业。2011年,沁阳市农民人均年收入达951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