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晓
3月7日,马村区人民医院门诊楼前鲜花簇拥、彩球飘扬,伴着优美的旋律,该院院长张燕龙和郑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思森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标志着两家医院正式合作,成立协作医院。县市区二级医院成功牵手省级三级甲等医院,这在我市还是首家。
不同地域、不同等级的两家医院,为什么要牵手?“原来的马村区人民医院面积小、楼舍旧、设备少,周边不少患者宁愿跑远路选择其他医院就诊。现在,你看看,新建的门诊楼、病房楼、医技楼……后边还有一些项目刚刚动工,整个医院占地67亩,总投资3200万元,其中国家、省级配套资金就达2100万元。近年来,国家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力度,我们也跟着沾了光,医院的外部环境和医疗设备等硬实力大大增强了,但是要有精湛医技和高尚医德等软实力相配套,这样才能不断满足患者需求,这也是我们选择与高级医院合作的目的。”站在该院新址,张燕龙对记者说。
从马村到郑州的距离不近,如何能达到牵手目的?张燕龙、张思森神秘地笑了笑,让记者上门诊楼找答案。来到二楼,记者在骨科、肿瘤科等门诊科室,看到了来自郑州市人民医院的12位专家,他们身边坐着求诊的患者,还坐着认真学习的本院医生。这种定期、不定期的专家免费指导坐诊只是牵手的一种形式。“现在我们还有近10位手术师、护理师在郑州市人民医院免费学习,今后我们医院将派更多的技术人员前去取经。”张燕龙说。其实,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法早已在马村区人民医院推行。近三年来,该院共请进来100人次、走出去70人次,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全部到高级医院进修过。
对郑州市人民医院来说,此次牵手的意义也不小。张思森说:“卫生部提出要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我们有条件、也很高兴把一些先进的医疗技术传授给基层,帮其解除医生困惑、群众病痛,携手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贡献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