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同行业领先水平的市光源电气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解放大讲堂
东风起,展宏图。一曲以转型示范为旋律、以“强三优二”为线谱、以综合提升为基调的发展之歌在解放区大地唱响。
发展的轮廓常常在发展中廓清,发展的坐标常常在发展中标注。解放区在探索、在实践、在前行,也在总结、在思索、在回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汗水,清醒的认识则昭示着未来。
摆在面前的,不仅有机遇还有难题,不仅有动力还有压力。如何打破空间瓶颈,如何突破工业短板,如何冲破发展难题······解放人重新审视着脚下这片寸土寸金的热土。
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方式,没有一蹴而就的发展模式。解放人给出了答案,“转”是方法、是关键、是脉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认识升华飞跃,“蝶变”由此而生。
“强三优二”促转型,综合提升做示范。这意味着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解放区的工业将由弱变强、三产将由大变优;这意味着在新一轮的转型大潮中,解放人将勇做探路人、敢做先行者、争做排头兵。
修正产业园鸟瞰
红星·美凯龙项目
文化产业的龙头,集餐饮、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大杨树街夜景
解放区委书记郑秋红(右二)走访慰问南水北调征迁户
凸显解放气势
硕果
2011年,解放区上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南水北调征迁安置的重大考验和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抢抓机遇、应对挑战、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6%,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增幅居全市第一。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6亿元,增长25.5%,总量居五城区第一;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93.33%,居全市第一。二产、三产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28.6%和71.4%。
——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持续增强。全年引进市外境内资金48.8亿元,增长51.4%;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4.17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34个,年度完成投资33.79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修正中原(焦作)工业旅游产业园项目成功奠基,总投资2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项目用地搬迁工作有序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立天唐人项目正式签约,与恒大集团、福建经纬集团、成都成量集团等知名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举全区之力服务南水北调总干渠交叉工程征迁安置工作,5家企事业单位完成搬迁,人民路桥、丰收路桥、民主路排污管廊占压施工用地顺利移交。铁路电缆厂、中州、联盟卫材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已竣工1235套。胜利街、棉一、民生街3个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始启动。郑焦城际铁路建设征迁方案已经确定,安置用地基本落实。人民路西延工程占压房屋拆迁任务圆满完成。
——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平稳。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校园安全、防汛防灾等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治理专项行动,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妥善解决了区属企业退休职工医保等一批疑难问题。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犯罪行为,完成了省综治委挂牌督办治安乱点整治任务,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不断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书写解放豪情
战略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也是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焦作市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深刻认识当前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更要紧紧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团结拼搏、致力发展、务实高效、勇争一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为目标,加快建设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以构建辐射晋东南、豫西北区域性商贸中心为目标,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商业形态,促进产业集聚,改造升级大型专业市场和重点商业街区,实现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互动,努力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区域性商贸中心区、特色商业服务区和展示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重要窗口,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辐射有力的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体系。
——以发展新型工业为方向,加快建设特色工业集聚区。高标准规划建设解放工业园,以引进高端制造业、新型城市工业为重点,以提高集中度、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为核心,重点培育精纺制造、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推动高成长产业加快发展、传统工业高端发展、先导产业规模发展,打造城区工业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提升城市软实力为重点,加快建设文化休闲旅游区。充分挖掘影视文化底蕴和旅游文化内涵,以焦作影视城、缝山公园、圆融寺等景区为依托,加快焦作影视城改造升级和周边区域开发步伐,大力发展旅游接待、旅游服务、旅游消费产业,合理布局符合居民消费升级换代的休闲娱乐项目,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和城市景观游,促进城市商务休闲消费和文化旅游消费互相融合、互相促进,打造以焦作影视城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以促进城市转型为抓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区。以城市三年大提升计划为契机,突出城镇化引领作用,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加强中心城区建设管理,实施城市道路、公用设施、水系治理、森林绿化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建成层次多样、网点均衡的商业、文化、游憩设施体系,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传承城市文化,努力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文化品位高尚、现代元素丰富、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现代化城区。
解放区委副书记、区长原永宏(前右一)在辖区企业调研
社区书屋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阵地
社区四点半学校成为家长、学校放心的孩子乐园
QCY-2微型数显马达转子研制开发项目
迈出解放步伐
重点
关键词 转型升级
关键词 对外开放关键词 统筹发展关键词 管理创新关键词 改善民生
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一园两带四区”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二、三产业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解放工业园以总投资20亿元的福建经纬集团闽商纺织工业园项目为带动,打造新型工业和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区。民主路商业带以火车站周边区域开发和南广场商业区域开发为契机,将民主路真正打造成为连接南北两大商业中心的黄金商业隆起带。沿山旅游休闲带,加快影视大道沿线区域规划开发,打造沿影视大道文化旅游产业带。中部核心商贸区,进一步提升形象、丰富业态、完善功能、集聚人气,打造全市一级商业主中心。南部新区商贸区,以和诚房地产公司建设锦江国际商业广场为契机,构筑新区商业优势,打造全市一级商业副中心。西部物流园区,以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为依托,构建西部大商贸物流中心。北部文化旅游服务区,加快推进焦作影视城创AAAA级国家景区,发展不同特色的文化休闲娱乐项目,打造以焦作影视城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集散地;做大做强传统商贸业,加快推进总投资2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投资10亿元的立天唐人中心、投资6亿元的锦江国际商业广场等重点商业项目建设,抓好总投资20亿元的和平街市场改造、总投资5.2亿元的恒桥新生活广场等项目,着力培育一批高档次、高品位、特色化、专业化的市场群和商业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万基商会大厦、恒基财富广场,在工业路、民主路与南水北调经济走廊规划建设一批高端写字楼,积极引进信息咨询、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壮大新型工业,着力抓好科霖达罗汉果提取浓缩液、景安机电矿用LED灯、同兴计时1.5亿支微型数码转子等17个高科技扩建项目,加快总投资12.56亿元的5个新建工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和环境优化年为契机,不断开拓对外合作新领域。积极参加第十六届厦洽会、第七届中博会、豫鲁经洽会等重大招商节会,扩大节会招商成果。积极探索委托招商、驻地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客商走进解放、投资解放。扎实做好闲置资源摸排,重点做好起重机械厂、旅游汽车站、经纬化纤厂等地块的包装策划。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对丹尼斯焦南店、制动器厂地块开发、胖东来、焦作街改造等5个重点在谈项目、6个重点推进项目、11个重点意向项目,加快运作,跟踪问效,促成项目早签约、早落地;实施“3224”项目推进计划,着力抓好总投资超600亿元的35个续建项目、29个新建项目、20个运作项目和40个储备项目,年度确保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
关键词 统筹发展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南水北调总干渠交叉工程征迁工作,加快安置小区建设,尽快完成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征迁群众早日搬入新居。积极推进胜利街、民生街、棉一3个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争取早日完成改造任务。扎实做好实物指标调查和征迁安置方案等前期工作,尽快启动安置小区建设,确保郑焦城际铁路建设顺利实施;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启动新华南街、中州路和光明路等3条断头路贯通工程,打造“畅通解放”。启动烈士街西段、建设路、青年路维修改造工程,形成完善的城区路网体系。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完成河朱线、龙寺新区道路维修工程。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增廉租房421套、棚户区改造1188套、经济适用房94套。以上白作村镇整体规划和南水北调安置小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试点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群英河、普济河、黑河等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改善城市河道环境面貌。尽快启动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全力配合南水北调景观带建设。巩固省级林业生态区创建成果,完成100亩北山绿化和500亩荒山绿化任务,完成省级森林公园申报工作。配合推进缝山公园南侧绿地改造和影视路、太行路、建设路等主干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结合老城区改造,再建设一批游园、绿地和停车场,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集中整治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铁路沿线以及背街小巷等区域环境面貌。启动“数字城管”工程,努力建设科技城管,逐步建立“三种经营”长效管理机制。合理规划建设一批瓜果、蔬菜、餐饮等“便民服务网点”,免费向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打造人文城管、和谐城管。完成太行路和建设路2条精品道路创建任务,巩固精品道路创建成果。综合整治城市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和户外广告秩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关键词 管理创新
创新基层管理体制。逐步深化“四位一体”社区管理体制,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使社区组织结构更加合理、社会参与更加广泛、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健全社情民意调查分析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认真解决好土地征用、城市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领域的突出问题,提升社会和谐水平。深化社区服务内涵。把深化社区服务与改善民生事业结合起来,与创建特色社会事业结合起来,培育特色服务品牌,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深入开展面向社区老年群体、未成年人、优抚对象、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口等困难群体帮扶服务,围绕计生、卫生、文体、就业、养老、社会保障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内容,持续开展特色创建活动,使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这块“金”字招牌更加闪亮。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构建基层楼院治安防控体系,加大治安乱点集中整治力度,实施平安灯亮化、楼院看护、巡逻执勤等基础防范工程。大力推行科技创安,完善社区治安电子监控系统,形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综合防范科技网络。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犯罪,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
关键词 改善民生
切实抓好基础民生。加快实施“教育强区”步伐,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完成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提高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启动计生服务“彩虹计划”,拓宽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领域,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办好第八届社区文化体育节,组团参加市第十二届运动会,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切实抓好保障民生。大力开展南水北调征迁群众、返乡农民工等困难群体就业服务活动,切实解决辖区群众就业难题,力争失业人员再就业2000人、困难群体再就业900人。扎实做好以城市低保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工作,城市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3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440元提高到1800元。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建立12349居家养老服务呼叫网络,探索社会化养老服务新模式。建立解放区社会救助管理站和救助进社区服务点,形成网络化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深入开展残疾人康复助残活动,健全残疾人保障服务体系。切实抓好热点民生。继续实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十项民生工程,投入8853万元实施教育质量奖、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3所幼儿园、完成58个“班班通”工程、完成市十九中学和学生路小学操场标准化改造、建成16家新农村书屋、完成林园路照明工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36个民生项目,真正把民生项目办好、办出成效。重视网络舆情,建立网络舆情“直通车”,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