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理想,我常常把理想作为人生的大目标,我们经常会给学生讲树立理想的重要性,希望他们朝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奋斗。学生在听了自己的理想和同学的理想之后,会心情澎湃,激荡不已,可是激动之后呢?平淡无奇的生活又成为学习、人生的主旋律,或者会慢慢地淡忘自己的理想激情,或者会有被平淡的生活和学习所浸染,最后发现我们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多少,自己也并没有提升,感到理想好像距离我们是多么遥远。于是慢慢放弃了准备奋斗的一切,生活又好像归于平静,我们在一天天慢慢地平静生活。所谓的理想早已不知消失在何方,如天边不知何时消失的云彩一样。
我想这就是缺少一个人生小目标的作用吧!当我们树立人生大目标的时候,再要进一步想一想怎么样把人生的大目标分成阶段性的小目标呢?和现在的实际相联系,把人生的大目标变成能够阶段性实现的小目标,在不同的时期内实现自己的人生阶段小目标,在人生奋斗的同时体会到实现小目标的幸福感,这样我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就会感到实现人生的大目标不是那么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和自己的实践是紧密相连的。
人生的大目标就好比登山时的山顶。山顶的风光很诱人,我们很想上去,但是由于怕累怕远或者其他原因,我们渐渐停下来,而慢慢放弃了。但是把登山的目标分为若干段,我们为实现每一段而努力,分成若干次来冲刺,登上一个个阶梯,实现一个个登山的小目标,那么山顶迷人的风光就一定会看到。
架起大目标和小目标之间的桥梁至关重要,缺一不可。有一位老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但是在阶段性的学习中教师却有放松现象,认为学生不就是犯一次小错误吗?一次延误再加上又一次放松,这就不得不让人质疑,学生的远大理想能够实现吗?不规范小的行为,怎么会有大的成就。如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是一样的。女儿的理想是想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每次谈到自己的理想时她总是那么憧憬,那么投入,总是说道自己会如何地努力学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现实学习中,有时就有畏难情绪,不想背书了,嫌题难做了等现象,如果我放之任之,久而久之,学习就会出现下降,进不去高等学府,就会失掉通往理想的阶梯,又何谈女儿理想的实现呢?所以我帮助她把医生的理想分成若干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和现在她的实际相联系,医生必须从医科学院毕业等等。每个学段有每个学段的目标,各个击破,再加上实现学段目标我和她一起来共同完成,作家长的我做好指导商量工作,我也会在时时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让她感到她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家庭永远和她站在一起,让她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这时实现阶段目标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她就会觉得离自己的理想又靠近了一步,理想也就会变得实际许多,而不再是那么遥远而不可及的东西。
大目标,小目标,连成串,形成一个系统,我想关于理想的实现就会真实得多,可靠得多,理想就不会再是一句空话,实现理想的效率就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