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周瑞琴
昨天是农历的二月十九,中站区府城街道北朱村热闹非凡。不到9时,村子里就沸腾起来,村民们像赶会儿一般,涌到了村里的主干道上,他们都是带着满怀的期望来分享这个属于自己的文化节的。
听说北朱村举办文化节,家住市区的黄改娣特意带着自己的老父亲也赶来了,“北朱村文化活动多,我们经常来,农村举办这样的文化节,更想来看看。”黄改娣告诉记者。
伴着震天的锣鼓声和清脆的鞭炮声,北朱村的秧歌队、腰鼓队、背桩队等竞相登场,那个热闹、激情的场面展示出了农民的精神气儿。记者随人群缓步前行,这边老人们穿上鲜艳的服装,大大方方地扭起了扇子舞。那边孩子们化装成小老虎,又蹦又跳,惹人喜爱。背桩队一出场,立刻吸引了路人的目光,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桩”是北朱村的一绝。上桩孩童略施粉黛,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除了传统艺术表演,路边还有乡村文化纪实摄影展,北朱村人用自己拍摄的一幅幅照片,记录着村里文化建设的点点滴滴。
临近中午,万人大聚餐更是把文化节推向了高潮,虽然只是普通的烩菜和馒头,但是村民们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吃得蛮香。北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小爱在人群中忙着给大家发馒头。她高兴地告诉记者:“这顿饭村委会管了,别看吃得简单,也是农民文化节的一部分。一顿饭把村民们都聚到了一起,让北朱村这个大家庭更亲切温馨了!”
村委大院旁边,戏台早已搭好。饭后,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的演员们铆足了劲儿,为村民们献上精彩戏曲表演。台下戏迷满座,掌声不断,听到动情处,更有村民忍不住跟着哼唱。
“俺村每年都举行很多群众文化活动,像今年这样大规模的文化节还是第一次,没啥经验,以后每年都举行,会更完善,欢迎四面八方的村民来参加。春忙之前,通过文化节,活跃一下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全村人更和谐,也是为打造旅游村而迈出的一步。”张小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