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报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一起植树 收获快乐
国家公派留学 网上能报名了
龙凤灯舞起来
上半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15日开始报名
北朱村有了文化节
未来三天气温上升
最高气温达到16℃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凤灯舞起来

作者:本栏照片均由本报田建明、刘璐摄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庆典仪式现场,游龙戏凤,气势恢弘。
  ←鼓手们为龙凤灯舞击鼓呐喊。
  ←女演员的笑容是活动中的惊鸿一瞥。
  ←精彩的演出让小观众惊呆了。
  →表演团队从会场舞到了大街上。
  →庆典仪式在一飞冲天的烟花中拉开帷幕。
  →小演员们走在大街上。
 
   

  本报记者 方家禾 见习记者 王水涛

  昨日不到9时,记者终于“挤”进博爱县苏家作乡苏家作村。龙凤灯舞演出定于10时开始,各方来客早早地涌入村委会和影剧场所在的焦张路,数里长街,难望首尾。

  今年春节期间,为配合中央电视台以分钟计的直播节目,苏家作人曾作了数天准备。昨日苏家作龙凤灯喜迎200周岁生日,从“龙凤灯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苏家作人为此准备了4年。

  村里的影剧场是庆生主场,由1000多平方米的露天广场和搭建的舞台构成。舞台上方有长龙戏珠图案,背景喷绘龙凤呈祥图案,舞台内侧立彩绘龙柱,气球高悬。远道而来的宾客有国家、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专家、学者等。苏家作人对他们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从广场通往舞台的路,铺着红色地毯,广场入口处还有一道彩虹门。广场周边墙面被龙凤灯“广告”占尽,包括苏家作人自制的介绍展板,省内外名人名家以“龙”、“凤”为题材的书画摄影作品,当然也少不了一般民众的即兴之作。自称从小热爱文艺的村党支部书记毋启富应该算得上是个资深文艺“老青年“了。

  10时整,苏家作龙凤灯在露天广场起舞。银白、金黄、花红、柳绿,8条龙1条凤,异彩纷呈。鼓点敲在了人心里,随着龙凤灯的舞步,一起跳跃,一起舒展。这条凤,始终有众星捧月、洋洋自得的模样,表面矜持,内里风骚,和这些游龙们开始只是点头之交,按尾不动。游龙们稍有懈怠之意,凤却开始奋力起舞。不是游龙戏凤,而是凤戏游龙。

  一场结束,舞台上宾客散去,瞬间成了拍客们的天堂,有专业媒体记者和摄影发烧友持长枪短炮,也有人拿手机随手拍,及时发到微博上让人分享。龙凤通晓人性,又返场演出。看客们还是觉得不过瘾,无奈只得劳驾龙凤边游走边起舞,这可累坏了这帮老中青艺人,时至中午开饭,放下龙身凤骨,就是揉手腕、锤肩膀。

  “这是在村里还是乡里?”同行中有外地媒体记者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苏家作村民的日子过得太红火,该村也不像一般的农村。村子里的孩子们在玩海盗船、跳级等游戏,这些一般在城市游园里才能看到的设施,每人5元只能玩5分钟或3分钟,价格不菲,在苏家作村却还要排队。孩子们高高荡起,苏家作龙凤灯也正在飞扬。

  “双龙来戏凤,老虎当中蹦。”这是苏家作龙凤灯舞流传下来的“古训”。69岁的毋启富展望未来,希望老虎也能重生。这次周年庆从3月11日晚到13日晚,龙凤灯连舞三昼夜。昨天,它又以夜景作“炫耀”,以此挽留新老朋友,但对多数宾客而言,已“乘兴而来,兴尽而归”。

  (本栏照片均由本报记者田建明、刘璐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