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到底是什么?源头上溯到何时何地?古代年轻人的“大学”生活怎么过?谁是“现代大学”之母?西方列强如何创建各自的大学体系?中国的名牌老校又是怎么发展演变的?从古到今,大学承载了人类的许多梦想——有关真理与信仰、知识与思想、科学与民主、自由与富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一些古往今来的趣闻逸事,还有国内外许多名校的异域风情。
大学的曙光:
古希腊的哲学科学院
宙斯神庙位于奥林匹亚村,是为了祭祀宙斯而建的,也是古希腊最大的神庙之一。直到今天,在罗马市中心的古罗马广场遗址上,还能看见它们。宙斯庙尤以象牙和黄金的塑像而闻名于世。宙斯神庙, 如今只剩15根柱子了。宙斯的圣兽是鹫,圣木为榕树,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最初就是为了纪念宙斯而举行的。
在古希腊,从柏拉图开始就有了高等教育学府,再到后来的吕克昂学院、亚历山大大学,它们是如今大学和研究院的前身,自由讨论、研究教学相结合的学风传统,直到如今都影响着全世界的高等教育。
古希腊的各处学园,经过多次战火洗礼,只剩下断壁残垣,但由柏拉图等人开创的自由、求是、探索的学风,从这里传播出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西方教育。
古城科尔多瓦的科尔多瓦大清真寺,是西班牙伊斯兰教最大的神所之一,也是阿拉伯帝国的最高学府。在美轮美奂,混合了摩尔建筑和西班牙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中,还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大教堂,伊斯兰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在此交融,宗教和学术在这里交汇。
跨国留学圣地:
古代印度的国际佛寺学府
到了印度,一定要看看印度斋浦尔天文台,这个天文台始建于18世纪,是当年的星象家用来观测天象的场所。天文台散布着14个主要的天文观测器物,其中就包括目前世界最大的日晷,每个器物都有特别的用途。院内12个三角形的小建筑代表12个星座,每个星座的角度及方向都朝着各自的星座,十分准确。斋浦尔天文台是印度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古代天文台,其中的各种观测仪器目前还能为天文学家所用,许多器物至今还被用于研究占星学。
古代印度的国际佛寺学府是玄奘心目中的圣殿,它是留学生的国际学府,它的顶级藏书燃烧了好几个月才化为灰烬。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自由掌握在学生手中,自由“听课”、分门立说、互相激辩,在这里都是允许的。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另一位中土高僧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都提及那烂陀寺,义净的叙述尤其详细。
他们说,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匝长廊,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外围墙高三四丈,上面排列人身大小的塑像,雕刻精细,美轮美奂。
世上唯有读书高:
古中国的辟雍、太学、国子监
中国的高等教育,自古以来就相当发达。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得以传承数千年不断。在“礼崩乐坏”之前,西周的辟雍曾是孔子心中的天堂圣殿,太学用汉朝文化把中国人凝聚成“汉”族,而国子监开创的科举,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考试制度。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明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于是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北京国子监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与孔庙和雍和宫相邻。北京国子监中的辟雍是现今仅存的古代辟雍,方殿环以圆池,象征天道伦常和王道教化,俯瞰如一块温润的玉璧,隐喻着儒家传统的处世理念。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