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最近,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认识到真实沟通的必要性,还创造出一系列对抗“手机依赖症”的办法。比如,有一种叫做“手机叠叠乐”的聚会游戏,规则是,聚会吃饭前所有人交出手机,叠在一起,谁先受不了去碰手机,谁就要埋单。
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方式与人交流,缺乏面对面真实沟通。甚至不少人反映,原本在线上沟通顺畅的俩人,面对面沟通时却遭遇交流障碍,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北京益派市场咨询公司和民意中国网,对1721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84.6%的受访者感觉当下青年缺乏真实沟通。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胡平认为,生活中,面对面真实沟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起网络沟通,现实沟通的信息更充分和生动。双方的情绪、情感以及一些非语言性信息也会更丰富,对话双方更容易达成理解。尽管这些平台上有一些面部表情符号,帮助人们理解情绪,但这些符号不足以替代真实情感。过分依赖甚至被网络聊天工具绑架,会使很多真实、丰富的情绪信息被过滤掉,导致人们无法在现实中相互沟通,这对个人成长发展很不利。
“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面对面真实沟通比手机短信或网络文字沟通更容易说服对方,达成协议。”胡平说,这在心理学中叫做“共情”,即沟通双方在情绪上相互感染和呼应,这是相互理解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共情能力”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部分。
小 青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