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经专家评审和省科技厅、发改委、工信厅、环保厅、住建厅五部门审查同意,河南华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河南省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成为博爱县首家通过该项认定的企业。据介绍,省、市科技部门将对示范企业在科技项目立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政府采购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
近年来,博爱县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型跨越的重要抓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认清形势,树立科学发展观。该县充分认识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去年,该县专门委托省科学院、郑州大学编制了《博爱县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对全县的工业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人居环境等进行全方位规划,并确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科学规划,点上突破;制度规范,全民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思路。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该县多次邀请郑州商学院、河南农大等10余名专家教授举办了有关节约生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专题讲座,并分批组织300名乡镇、县直单位干部、企业经理到义马、寿光等地参观考察循环经济先进典型,增强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意识。
积极主动,大力发展循环工业。该县千方百计引领工业经济朝高增长、高效率、低投入、低耗能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发展,对现有企业,帮助督促创新技术、改进设备和节能降耗。同时,该县出台优惠政策,对新上循环型项目实行“试运行制度”,即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循环型项目试运行1年内免收一切行政收费;设立循环经济贡献奖,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组织开发和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企业;实行全程代理服务,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循环型项目,一律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并对项目建设中所需手续办理实行全程代理服务。2011年,该县高新技术、先进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超过1亿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81%。目前,该县有半数以上企业建立了节能减排体系。2011年,该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立足现实,积极拓展循环农业。该县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重点推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近年来,该县采取与省、市农业科研院所“联姻”等多种办法,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30项。为了使农民群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种植技能,近年该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0期,召开现场会180次,培训农民9.5万人次。目前,该县绿色蔬菜全部采用了日光温室、地膜覆盖等现代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频振式杀虫灯、遮阳网、防虫网等最新的农业技术设施,近二分之一的耕地实现了无公害或标准化生产。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