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今日沁阳/副刊 上一版3
山村人家
原版答案(小小说)
李老汉的心愿
古城记忆
栽种一棵树
作品欣赏
春天饮食注意什么
学电脑
作品欣赏
老王炒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城记忆
城墙及其他(三)
□董尚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沁阳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曾经叫野王,曾经叫怀州,曾经叫河内,曾经叫怀庆,是郡、州、府的治所;还是秦王朝国中之国的卫国的国都,是元朝仁宗皇帝的潜邸,是明朝两个亲王卫王、郑王的府邸所在。那时的城墙是何种模样,已不可考。从是历代的战略要地可以想象,那城墙一定是相当坚固的,不然,何以常常久攻不下,何以成为拉锯战的中心地带?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城墙残垣,乃是元代修筑的。元至元二十年,经过宋、金、辽轮番大战,野王古城已破损不堪;又经至元三年,至元二十年的两次大水,古城墙损坏殆尽,不但不可以御敌,连阻挡丹沁河涨水也不行了。于是,征集怀孟路所辖几县民工数万人,负土于道,构架于墙,车载肩挑,日夜兼程;或挖地起土,或拓坯锻砖,或合泥拌浆,或哼哈夯土。经过一年多的全民动员,至元二十二年终于修成。这是怀川人用血和汗铸成的,是怀川人智慧的结晶,是怀川历史的见证。相传,修筑城墙时,除了就地挖地起土,形成了靠城墙的人工湖外,墙土还要从所辖各县派运;城砖是特制的,长1尺五寸,宽八寸,厚五寸,分派各县烧制;砌墙的泥,也是特制的三合土加糯米浆搅拌;外砖砌缝,内土夯实,异常坚固。但是,元末混战,如此坚固的城墙又毁了。明洪武初年,城墙的破坏者,又重筑城池,筑成了周围九里一百四十八步,高三丈五尺,宽两丈,外砖内土的巍峨城墙,并修城阙四座,角楼四座,敌台六座,警铺三十九个,设怀庆卫守之。比之元代城墙,有过之而无不及。至成化、正德、崇祯三朝,又修,又补,高增五尺,宽至三丈,又添新景。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咸丰、同治、光绪诸朝又先后补修多次。到了民国年间,再修再筑,1939年破城开新西门,沁阳城成了独特的五门之城。

  可以想见,修筑沁阳城是异常热闹的,因为拆除城墙时,就非常热闹。那是1947年,我刚刚六岁,沁阳第二次解放。有一天,我和小伙伴们去城墙上玩。远远地就听到嘹亮的歌声: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城墙上好多人, 是八路军官兵和民兵在唱歌。还有许多老百姓,他们有的扒城砖,有的铲墙土,有的用推车往家里运,肩挑的,担抬的,用钢钎把砖块劈下的,把墙垛推倒的,轰隆隆砖和土滚落墙下。几家亲戚晚上走时,还用大车捎运回几车砖石。大约十来天工夫,城墙就矮了大半截,墙上的建筑一扫而光,城楼没有了,两道城门也不见了。而城里许多人家的门前,院里,墙角都堆满了巨大的,特制的城砖。不久,便垒到墙上,或用到墙根基。

  嗣后,城墙排上了新的用场,一片片地被开垦,种上了小麦,玉米,红薯,种上了谷子,棉花,高梁。三年困难时期,救助了一部分人。而我,更是病难的收益者。

  那已是五六十年前的事情了。我常常在放学后和星期天去东湖边割草。一次,我发现靠近禹王台的城墙坡上有一片奇异的草:羊齿状的绿叶,黄蝶般的小花,结着簇簇小尖角,里边是卵形的果实,似乎没有枝干,整个儿扒在地上。我企图用手拔起,却无济于事;便用手刨,手指刨出了血,还刨不出根来,又用镢头镢,镢了一尺多深,才拔出肉红色坚挺的根系,用嘴啃啮,有一股淡淡的甜香。我如获至宝,一连刨了十几株,累得精疲力尽,坐在地上发喘。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隐约听得祖母的呼唤,高一声低一声的,我不敢应,愣怔着,直到祖母站在我的面前。

  “你怎么刨了这么多土芪?”祖母拾起地上长长短短的草根,审视着,突然惊奇地说:“这可是好药材啊!人称黄芪,口外叫口芪,我们这里叫土芪。专治五痨七伤,是补药,补药中之王哩!快把它埋下,兴许谁用得着哩!”说着,祖母便动手埋,我帮着。挖着难,埋下是那样容易,一会儿就埋完了。祖母还叮咛我来日去灌了东湖的水。野生的东西易活,不久它居然又枝叶繁茂了。

  说来也巧,翌年我得了肺病。那正是国和家都极端困难的非常时期,缺医少药,遑论滋补营养。一家人为我发愁。一天晚上,祖母突然问:“去年城墙坡上那一片土芪还有吗?”我说:“有,多着哩!”“走,刨土芪去!”祖母点燃马灯,站起就走,父亲,母亲也跟着。

  第二天,按照祖母的指点,我把一根根红萝卜(不,比红萝卜要长得多)似的土芪掏洗干净,连根带叶放进锅里煮熬,每天一株,吃了肉,喝了汤。几天以后,我自觉有精神了,咳得轻了;又半个月,不咳了;三个月下来,医院X屏幕上左肺第二肋间只剩钙化点了,又两个月,连钙化点也消失了!是土芪救了我的命,是生长着土芪的城墙救了我的命,我对城墙,特别是这一段城墙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许多年来,我常常到那一段城墙附近散步,或登上禹王台遗址眺望,寄托我的感激和思念。

  1966年针对中国面临的极其严峻的国际形势,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应对方针。沁阳闻风而动,各机关,团体,学校,到处找地方挖防空洞,于是,城墙便成了首选目标。我们单位离城东南角较近,于是,在那里挖。这地方原来有个阁楼,叫和风楼,阁楼早已毁除,只剩下地基,却很坚固。每天下班,在那里挖,那时,没有星期天,就夜里加班。洞是直角形,先直着挖约两米,然后再往两边拐。拐着拐着,就和别的单位接通了。这样的洞,把许多段的城墙都挖空了。以后多年,仗没有打起来,由于风雨的剥蚀,人们的践踏,挖土盖房,这一段一段的城墙又坍塌了许多。

  近几年,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城市不断扩张,古老的沁阳城墙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人们修房盖屋,建厂修路,墙土日渐减少,以至完全消失,而在城墙的旧址上,也竖起了一座座高楼,找不到昔日城墙的痕迹,唯留下东北隅几段低低的残破的墙垣,依稀纪念着他昔日的辉煌,这算是历史的遗存吧,但愿这历史的遗存永远是历史的遗存,而不至于完全消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