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今日沁阳/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幸福”城市变奏曲
我市5家单位
在焦作住建会上获奖
我市事业单位分类推进改革
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已全面完成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热词
解读
为农民耕地保护协会叫好
简 讯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城市变奏曲
——沁阳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之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编者按 在“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上,新型城镇化引领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这是每一位城乡建设、管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城镇化进程中,沁阳把群众的民生需求放在首位,立足于打造民生、民心工程,不仅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且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本报记者 李太昭

  当一幢幢别具一格的建筑拔地而起;当浓浓绿意掩映着各个小区;当条条宽畅的道路成为希望的起点……

  置身于这里,你一定会感受到这座城市迸发的活力。建设属于自己的美丽城市,这是50万沁阳人的共同愿景。“要成为中原名市和全国知名城市”,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则是沁阳决策者们的共同心声。

  (一)城市之困

  沁阳,古称覃怀,素有“千年古县、河朔名邦、商隐故里、乐圣之乡”的美誉。

  曾几何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沁阳的城市建设却一度不前,成为横在干部群众心头的一块“心病”。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市级领导出差回来,由于旅途劳累在车上睡着了,当听到一声“咯噔”时,他被惊醒了,朝车外一看,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已然进入沁阳境内。在一次谈话间,当他讲给大家后,“咯噔”一词竟成为坊间对沁阳道路的戏谑之词,广为流传。

  “远看像座城、近看像乡镇,晴天一身灰、雨天可行船”,路窄街黑、城市拥堵……给人们留下的是小城的灰色记忆。

  旧城之殇,旧城之痛成为拦在沁阳人心上的一道“坎”。

  (二)城市之变

  “后”者思进,“知耻而后勇”,一场城市建设的“变革”近在眼前。

  “衣食住行都事关群众生活,对于市委、市政府来说就是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在沁阳,凡是与民生相关的问题,我们都要优先考虑,我们要在实现包容性发展上走在全省县级市前列,让发展成果惠及千万民众。”市委书记陈敬如这样说。

  2010年,随着“六路一中心”工程的全面开工建设,沁阳迎来了城市建设的新起点。

  投资5亿元的“六路一中心”工程是怀府路、建设路和太行路重点改造项目,以及工业路、团结路和适居路新修工程。“一中心”就是沁阳市文化艺术中心,该工程投资超亿元,包括朱载堉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和文化广场等。在工程建设者的奋力拼搏下,2010年11月,随着太行路上干河桥的通车,标志着“六路一中心”建设主体基本结束。

  也因此,“六路一中心”创造了沁阳城建史上的三个最:一是投资规模最大,总额近5亿元;二是工程标准最高,所有管线入地,雨水、污水分流,路基结构厚度60厘米;三是低碳环保技术广泛应用,路灯安装的是最新型LED节能灯,比普通照明灯节能60%,成为沁阳城建史上的“里程碑”。

  当年,沁阳用于城市建设的投入就达15亿元。“村村通”、“组组通”,沁阳城乡面貌迎来了“大变样”。城在变、人在变,变出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沁阳……

  (三)蜕变升级

  当时间走进2011年,“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也注定是沁阳城市建设的“蜕变”之年。

  年初,一场“打基础、管长远”的城建攻坚拉开序幕。

  总投资20亿元,大手笔、大气魄,同时开工建设“八路一园一中心”,沁阳开启了城建史上的新篇章。

  “八路一园一中心”,是新建南环路、南外环路,向南延伸建设路、县东街、东关大街、适居路,改造文化路、沁木路。“一园一中心”是改造拓宽滨河公园城区段,建设沁阳体育中心。

  “八路”工程总长29.3公里,总投资约5.5亿元。如今,在广大城市建设者的辛勤耕耘下,“八路”建设征地、拆迁、补偿安置、附着物清理等工作已基本结束,文化路改造主体工程已经竣工,其余道路已完成雨污及自来水管线工程,正在进行路床整理,为下步水稳铺设做好了准备。

  作为继“六路一中心”后的重点城建项目,“八路”工程的建设,对于完善城市道路体系,拉大城市框架,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四)产城互融

  “高标准、高起点,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规划设计方案,打造具有沁阳特色的精明成长型城市”。

  站在新的起点,沁阳开始了打造沁南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产城一体化”的新构想。

  8月2日,沁南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及中心区城市设计规划论证会隆重召开,市五大家领导和国内知名专家共聚一堂,听取由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实施的《沁南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及中心区城市设计论证稿》汇报。

  由此,一个位于我市城区南部,北至广利总干渠,南至长济高速公路,西至西外环路以西500米,东至东外环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8.89平方公里的详细规划横空出世。

  该规划将沁南产业集聚区定位为沁阳市域行政、商务、体育中心的所在地。以发展高科技、无污染、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指导,以沁南核心区为中心,以光电信息产业园、电动车及动力储能型电池工业园、印刷包装产业园、光伏太阳能产业园、物流及标准化厂房工业园为重点,以5个高档居民小区为承接,以沁南水系为点缀,最终把这里建成活力十足的 “卫星城”,打造沁阳功能领航、配套完善、宜居宜业、产业领先、产城融合的现代化的城市新区和产业集聚区。

  (五)“幸福”之城

  从路窄街黑到霓虹璀璨,从坎坷不平到大道平坦,从开发城市到经营产业……沁阳渴望腾飞的祈盼与梦想在这里放大,而涉及民生、幸福的追求也一刻没有停止。

  投资超亿元,包括朱载堉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和文化广场等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艺术中心,将成为市民文化娱乐的“欢乐园”。

  已经初具雏形的袁屯新型农村社区,成为沁阳城镇化进程的一大亮点。从这里,沁阳走上了示范引领新型城镇化的新征程。

  益民、利民、惠民,第一、第二、第三安置小区,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为重点的城建民生工程大力推进;改造完善怀府广场、民族公园、天鹅湖公园;高标准完成太行大道、工业路、适居路、团结路等6条新建道路绿化;完善自来水、天然气管网……

  向西,大道交错,路在城先,路到城到;向南,一纸蓝图,万众瞩目,绘就了“沁南新城”的新期待。

  2011年,“河南省园林城市”的成功复查验收,为打造绿色、人文沁阳定下了永恒的基调。

  如今,一个自然风貌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的生态、人文、绿色、宜居城市环境正在形成……

  副省长赵建才受卢展工书记委托在视察沁阳时评价:“想不到沁阳的城市建设得这么漂亮……完全可以与省会郑州的建设标准和水平相媲美,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个县级市”。

  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在调研时评价沁阳:“城乡面貌变化很大!”济源、修武、武陟、温县等地纷纷参观学习沁阳城市建设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

  

  链接

  2011年,我市城建产业发展迅速,在开工建设“八路一园一中心”的同时,建成益民小区9000平方米廉租房;利民小区90000平方米廉租房一期完工,二期工程主体竣工;开工建设700套3.5万平方米惠民小区廉租房和210套1.05万平方米民生小区公共租赁住房。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2个,其中开工建设5个,完成投资2.45亿元。实行绿化设计方案评审制度和绿化验收达标制度,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1%,人均公共绿地10.93平方米,顺利通过“河南省园林城市”复查验收。

  短评

  “凡是与民生相关的问题,我们都要优先考虑”,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城乡建设、管理者“民生为大”的执政理念。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在沁阳的城市建设中,一个又一个城建民生工程的实施,无一不折射出沁阳决策者“以人为本”、“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亲民、为民情结。

  今年,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已经为新的城市变奏曲奠定了基调,沁阳在这场演奏中的领唱高歌,必将谱写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潮中最华美的乐章!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