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郭增强
走进孟州,一株株新植的树苗,在春风的吹拂下,舒展枝条、绽发新芽,将春日的孟州装点得秀丽多姿。生态孟州,一次成活、一次成林、一次成型、一次成景的今春林业生态网建设给人以美感和震撼;春天的孟州,奏起的绿色乐章昭示着该市可持续发展的铿锵步伐和美好未来。
乐章一:早
该市目前已经成为我市城市绿化率最高、人均城市绿地拥有率最高的县市。
面对成绩,孟州人在自我加压。今年焦作市下达给该市的植树任务是4000亩,但该市自定任务为1万亩。其中,完成生态廊道建设工程1100亩,完成村镇绿化工程800亩,完成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2320亩,完成防沙治沙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5780亩。
怎么早?今年该市第一个全市性的会议就是林业会。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七),今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上午,该市就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市动员大会。该市市委书记魏超杰强调: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孟州市2012年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确保4月上旬高标准、高质量、不折不扣地完成年度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同时确保成活率、保存率达到95%。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年要求,各乡镇、办事处要履行职责,抢抓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植树造林高潮。
乐章二:高
怎么高?统筹布局标准高。
该市曾经规划并建成了“生态三园一林带”,即韩愈文化生态园、滨河公园、生态园和产业集聚区及城市产业区生态林带,这也被誉为“孟州绿肺”,成为孟州城市后花园和绿色生态屏障,全面提升了孟州的新品位和新形象。
尝到绿色甜头的孟州人对可持续发展情有独钟,今春的林业生态网建设仍是高标准。该市以生态廊道建设、城区及村镇绿化、农田防护林、防沙治沙等四大工程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各乡镇、办事处具体任务。同时,该市各乡镇、办事处都各自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造林绿化明细台账和林业生态市验收台账,分工程逐村、逐地点、逐树种,限时完成浇水、涂白一并走,不折不扣完成高标准创建任务。
乐章三:新
怎么新?落实林权机制新。
该市今春进一步实施林木“四权同落实”政策:明晰林木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积极推行三种林改机制:公开招标明晰产权、林权拍卖互惠互利、返租承包助农增收。
以该市南庄镇为例,该镇今春对下官村部分集体土地上还没有明确产权的林木进行拍卖,投资者拍得林木即拥有林权。最终,下官村8000株树木以每棵树15元的高价拍卖成功,村集体一次收入林木产权拍卖金达12万元。目前,该镇上官村、黄庄村、小村、青龙村、盐西村等村以此方式明晰林木产权1万余株,折合面积达185亩。“谁家的孩子谁操心,谁家的小树谁劳神。承包者对植下的幼树,精心浇水、封坑、涂白,每天有人看护。”该市副市长谢如峰高兴地告诉记者。
乐章四:补
怎么补?激励政策补偿多。
该市今春出台了一系列补助政策和激励机制,即农田林网每亩补偿1000元;高速公路两侧占地补偿每年每亩500元,连补5年;国道、省道两侧新植树木按每年每亩补偿300元,市、乡道路每年每亩补偿100元,连补3年。对林网精品工程的滩区排涝河绿化工程占地每亩补偿500元,连补5年,种苗费一次性补偿1500元。同时,专门设立了林业生态市建设基金,对行动快、效果好的造林先进典型奖励造林资金5000元。
乐章五:活
怎么活?严格质量成活率。
该市首先确定四大工程的苗木标准、整地规格以及其他技术要求,严格要求挖大坑、栽大苗、浇大水。其次认真给每棵树木建立档案,确保成活率,并做好后期管护。该市林业部门还成立了3个技术督导组,每天深入各乡镇、办事处植树造林地块,督导植树进度,开展技术服务,严把技术关、质量关、管护关,力争打造精品工程。
该市会昌街道在质量关上抓时限落实。该街道排涝河两侧植树任务重,全长5600米,涉及12个沿河村,其中80%以上的植树所用土地为农户责任田。该街道领导带领群众投身植树造林工作,仅用了一周时间,不仅全部完成了排涝河两侧265亩土地的协调和2万余株植树任务,而且在排涝河北侧四段区域内植树达15行,超出了市定的5行目标。
乐章六:督
怎么督?强力加压重督察。
该市成立了专项督查组,对各乡镇、办事处林业生态市工作进行专项督察,实施周督察、旬通报、月评比制度,对完成任务好、质量高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组织领导不力、工作落后的单位通报批评。同时,建立了林业局和新闻媒体的联合通报机制。
“早、高、新、补、活、督”六乐章奏响了孟州市今春林业生态网建设的交响曲。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造林面积9800余亩,占市下达该市任务的245%,占该市自定任务的99%。其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完成1740余亩,村镇绿化工程完成660余亩,防沙治沙建设和低质低产林改造工程完成5500余亩,农田防护林工程完成2000余亩。